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朝工科生 > 第十八章 因地制宜

第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钱不钱都是小事……钱在苏州常州土豪们眼中,就是个数字。

有些常熟土豪,甚至独自修建了一条从县城抵达长江的水泥路面,可以并行走两辆马车的双车道。

在唐朝贞观年间,修一条长达七十里的水泥路。

完工是去年的事情,直接震惊朝野。

关键问题在于,这个土豪别说在苏州,就是在常熟县,也不是首富,离首富还差了几个身位。

唐朝工科生

正如张德猜测的那样,长孙无忌下榻“虎丘客舍”之后,屋门大开只有一个目的,光明正大地收钱。

贞观二十四年的苏州有一个特点,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户,往往都不缺钱。因为哪怕是农户,一年到头织布也不少,一个苏州乡野的“贫农”,扔到关中,假假的也是个“小康之家”。

帝国的政治版图中,苏州常州并不抢眼,但是在经济版图中,却是天然的耀眼。毗邻东海、扬子江、大运河……要做一个亏本买卖,其实也挺难的。

哪怕只是做物流跑单帮,苏州本地赚钱也要比别处容易,天下能压一头的,唯有两京和武汉罢了。

之所以修路,为的就是混一个官身出来,实际上朝廷也的确给予了嘉奖。是登仕郎还是将仕郎倒是不知,反正今年的牌匾已经竖了起来,这常熟土豪家门口,几代人终于有了一个可以装逼的牌面,从此以后,身份陡然变换,再也不是土鳖……

想当年张德前往长安,混了个梁丰县男,江阴县上下与有荣焉,如今那牌子都还在,后来升格梁丰县子,又混了个牌子,张大安上任之前,前任县令还专门派了俩衙役天天守着,可谓光荣。

一个张公谨就有这样的能量,一个长孙无忌呢?

苏州常州诸地土豪们的疯狂,自然是不言而喻。不管是求财还是求官,甚至什么都不求,只求跟令公老大人见个面,返转乡里也是能大嗓门嚷嚷的事情。

名声,能无形地转化成能量。

因为张德的缘故,仅江阴和常熟,就有接近大小五十家水泥工坊。物料出口内销都相当丰富,有的直接行船至筑紫岛,属于兵部采买,由东海都督府查验,最后再从督府结算。

这笔钱结算方式又有两种,一是东海诸地物产用以冲抵,江东水泥商可以选择要也可以选择拿现钱。二是返转地方,由苏州刺史府或者常州刺史府支付,这笔款子跟丝帛挂钩,兵部和民部双重运作……

可以说,能够做这样的生意,或者类似这样的生意,那是相当的爽。

不在于钱赚了多少,而是跟官方融为一体,最少吃三代人的关系没问题。

对苏州常州的土鳖们而言,他们能够跨越地方州县,直接接触中央天王,这是前所未有的际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