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永安调 > 永安调 第三十二章

永安调 第三十二章(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婉儿抿唇笑了片刻,才接着道:“永安郡主的字,奴婢也不晓得如何评了。”皇上不以为意,道:“但说无妨。”

皇姑祖母自婉儿手中抽出纸,对李成器道:“成器,朕为你寻了个好学生,不知你可愿倾囊而授?”她将手中纸递给李成器,李成器躬身接过,看了两眼,才微微一笑,道:“孙儿只怕教了徒弟,会饿死师傅。”

他有意放缓了声音,一字一句道:“本王趁此机会对皇祖母说,永安郡主素来喜好读书,如今义净大师带回这四百多部经书,必是需要人手译经,倒不如让永安去试试。一能全了皇祖母对佛家的重视,二是能全了永安郡主的心思,三能在日后为本王增些颜面。毕竟是日后的临淄王妃,若能陪在义净大师身侧一年半载的,也是诚心,也是荣耀。”

皇姑祖母微微笑着,看我道:“婉儿说得对,永安,你是何时起习成器的字的?”我忙回道:“幼时习太宗皇帝笔法时,先生就曾夸过永平郡王最得真传,前几年见了永平郡王便讨了几张临摹,”我恭敬看了一眼李成器,笑道,“不过是皮毛,哪里有上官姑娘所说的风骨。”

我看着他,琢磨他这番话,渐明白了意思。

婉儿有意隐去李成器的名字,可皇姑祖母又怎会看不出?

每每伴驾时,我总被问起是否去永平郡王处请教,寻了几次借口再无话可说,只能挑了一日午后,去了李成器的书房。既然是皇姑祖母开了口,总要有个交待才好。

李隆基扫了眼桌上的字,随口道:“是陪了两日,她不时在耳边说永安的笔法好,让我请永安教她习字,我听着烦就寻了个借口,来你这里讨杯茶喝,”边说着,边拿起了那张纸,细看了两眼,叹道,“如此正好,就拿这张去给她看看。”

封禅的日子临近,皇姑祖母的心神越发清朗。

我脸一热,想起和他共写的那几个字,更是心猿意马的,只随手拿起桌上的书翻起来,却不过是摆个样子,半个字也没看进去。

众人随着皇姑祖母又闲聊了片刻,沈南蓼请安入内,例行把脉。婉儿便带着我们退出了凉亭,一路说笑着将我送回了宫中。

他是想借此事拖延婚期。皇姑祖母素来信佛,不惜耗资在各地修建佛龛寺庙,若是我能以皇室身份译经,也算是代皇姑祖母敬佛了。如此事,本是李家皇室出面最好,只可惜这等露脸的事又怎会让李家人出面?

水车的声响,夹杂着夏日蝉鸣,听在我耳中,尽是杂乱。

身为武家人,又是李家日后的媳妇,的确我是再合适不过的。

婉儿点头,扫了我一眼才继续道:“郡主的字,有欧阳询的神韵,却更多似一个人的风骨,可算是集两者所长。不过奴婢倒以为,若要更进一层,不如选其一而行,或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我又看了李成器一眼,他似乎也在想着此事,没有说话。李隆基看看我,又看看他,最后视线落在了手中纸上:“况且,你的笔法传承自李家,为义净大师抄经也算是皇室恩赏。”

他喝下手中茶,才又道:“永安,既然拿了你的字,我也回赠你个礼物。”我看他,看他漆黑的眸子,不知他搞什么鬼。

我愣了下,忙走上前两步,对李成器躬身道:“还请郡王不要嫌弃永安愚笨。”李成器笑看我,道:“郡主言重了,本王定当倾囊相授。”他伸手将我扶起,我抬眼看他,忙又避了开。

他盯着我看了会儿,才忽而一笑,道:“今日在皇祖母身旁听了个消息,义净大师已抵洛阳,自海外带回了四百多部经书。”他说的没头没脑的,听得我更是糊涂,只能道:“在你我未出生前,义净大师就已出海,如今能全身归来的确可喜可贺,可和我有什么关系?”

皇姑祖母,道:“永安既是李家的媳妇,就不要学欧阳家字了,”言罢,又着看向我,道,“永安,还不快拜师?”

他叹了口气,半笑不笑道:“听下去就明白了。”我拿书敲了敲桌子,示意他继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