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调 第五十一章(第2 / 3页)
是婉儿。
酒到欢畅处,果真如李隆基往日嘲讽所说,皇祖母又去命二张轮流衣身披羽衣,乘木鹤于殿中吹笙,称什么仿似王子晋的道骨风姿,真是荒诞可笑之极。
入奉宸府时,皇祖母还未到,倒是张氏两兄弟被众人众星拱月一般,在其中很是得意。我刚才落座,就有个碧青色的身影闪过来:“永安。”
我看着头痛,便借故走出大殿,抱臂在门口怔怔出神。
自随李隆基搬出宫后,我就没再入宫,这一日晨起竟然就开始下雨,雨势还是越来越大,倘若是平常,我定是在屋中呆着不肯出去,可既是定了今日,即便下了冰也要去,绝无它法。
默了片刻,我才开口道:“想见我的,是姐姐吧?”她没有反驳,只牵着我入了偏殿,让我坐下后,才道:“也是,也不是。”我不解,她又道:“你忘了,那日在洛阳城中你化解过一场干戈?”
皇祖母亦是但笑不语,我怕人多眼杂发觉,忙垂眼,从身后宫婢手中接过茶,递给了皇祖母。手稳,笑暖,唯恐有半分差错。
我亦没出声,此事严重,纵再有心思也不敢妄自开口。
忽然,始终不大开口的父王出了声音:“梁王啊,这就是你的不是了,府中无子嗣应该是多多纳妾,哪里有催促男人的说法。”话中故意带了些隐晦的暗示,极委婉地点破了俗礼。
雷雨阵阵,终是阻了她的脚步,她停下来,看着檐上落下的雨帘。
过了会儿,只见皇祖母走出来,忙行礼时,才发现她眼中怒气极盛,不禁心中一沉,只觉得要出事。“永安,”皇祖母像是未带任何宫婢,只看见我,顿了下道:“随朕来。”
张昌宗如今一句话,可算是半个圣旨。
武三思哈哈一笑,忙道:“正是正是,酒喝得多了,难免说错话,还请郡王莫怪。”李成器似不大在意,摇头一笑。皇祖母这才笑了两声:“改日从宫里挑些伶俐的,再赐寿春王府,也算是战功嘉赏。”
我听着婉儿的前半句,琢磨不出意思,可李隆基的话,却极为明显……心底不禁蒙了层凉意,不动声地看了眼婉儿,她是默了一默,攥紧我的腕子:“告退了,郡王。”话音未落,已拉着我急往外走。
李成器这才起身:“谢皇祖母。”
我刚才对她笑,她就扣住我的腕子,对李隆基道:“人我带走了,无妨吧?临淄郡王?”李隆基哭笑不得,连连拱手:“婉儿姑娘要带的人,本王怎敢留。”婉儿嗤嗤地笑着,低声道:“其实郡王的胆子,似乎比天大呢。”李隆基倒不大在意,亦是低声道:“婉儿姑娘的胆子,也似乎有些骇人,天子的心头好,也敢妄自动了念头?”
我暗自苦笑,这么一来二去的,怕是日后传出去倒成了寿春郡王身患隐疾,难出子嗣了。想到这儿,不禁草草扫了他一眼,他正是落座,恰好接了我的视线,像是明白我所想,笑着摇了摇头,亦是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