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四百四十七章 全方位压制(第1 / 2页)
除非叔将军手中那种八石强弓,一般的强弩,也很难对水下五尺的目标,造成伤害。所有这些数据,都在蛟龙士卒心中。
青州水灾之前,张昭已经准备着铸造官府的银锭了。后者比铜钱更加适用,一旦它能正常的加入市场,流通效率会更高。
就在前方的艨艟倾斜,即将倾覆之时,其后的三四艘战船,船底都发出了声响。每一艘战船,至少有六名蛟龙士卒。
峨眉刺,仅仅是他们在水中,对付一样潜泳的敌军的武器。凿穿船底,他们用的是“破甲锥”!其中还用上了,摇把的原理。
战船的底部,一般都是最为坚硬的部分,嗯,这么说不准确。硬度要高,韧性也要好,用在船底的钢铁,至少要有七锻。
单单是七锻钢,已经只有并州能打造的出,还要有将之碾压的专门工具。因此,即使是荆州战船,用的也是蛟龙的旧工艺。
装备可以一样,训练大纲也可以给你部分,拥有这些,荆州水军已然十分强悍。这不是叶欢说的,而是出自周瑜之口。
但要和蛟龙军相比,毫不狂妄的说,双方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装备、训练,士卒素质,种种作战理念,当然,还有经验。实战当中,后者很可能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蛟龙遥遥领先。
且不论别处,江东和荆州水军是在大江练兵,蛟龙呢?一开始就是大河,波涛汹涌,随后更有大海,碧波万顷。
如此长期训练下来,无论水性还是战力,差距都会显现出来。
至少都是三年之前的,而这三年,恰是造船技术突飞猛进的三年。同音不同字,凿船,也会随着战船制造技术的进步而进步。
道理很简单,蛟龙军很清楚,战船船底最薄弱的地方在哪里?加上有破甲锥这种利器,会大大节省他们在水下的“工作时间。”
荆州军的反应速度也并不慢,在曹军军官的催促下,弓箭手到了船舷两侧,张弓搭箭,盯着水中冒头换气的“水鬼”。
可等了半天,却也不见一名敌军露头,最多,也就是一截管状物露出水面。离着水面数尺,你很难用长兵器进行攻击。
向水中射箭?蛟龙军士卒会告诉你,我们在船底,你们根本射不到。就算没有船底掩护,将军说过,水下五尺足够安全。
体现在什么地方?精准预测敌军的航行路线,将他们引入陷阱,倾覆先锋战船,这只是其一,后续的动作,随之而来。
身在战船之上,当你听见船底传来沉重的响声,意味着什么?尤其是曹军那些,不熟水性的骑兵,毕竟南船北马。
定边军是个例外,那是因为叶欢有超前的眼光,这是曹操不具备的。就算他能想到,恐怕也无法养得起,蛟龙这样的水军。
全军上下连同民夫在内,十万之众,蛟龙军一年的支出,是陷阵的六倍!放在曹军身上,说是天文数字,也不为过。
好在,近两年拓展了不少航路之后,蛟龙军分部基本上可以做到自给自足。体现在市场上,海货越来越多,白银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