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凤舞九天 > 第三千四百七十一章 昂首挺胸

第三千四百七十一章 昂首挺胸(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眼下的难点在于,如何保证撞船能用最快的速度,有效切入敌军阵型?弓箭的掩护,是必不可缺的,那么,问题来了。

有可能的原因是,连弩的确是诸葛亮发明出来的,但其中亦有背景。那就是蜀国的弱小,保证常备兵员都十分的困难。

百万不到的人口,供养十万大军,诸葛亮不是穿越者,叶欢深知做到这一点有多难。那么,连弩对蜀国,是有重要意义的。

如今的自己,带甲数十万,治下百姓近两千万,比之当年的蜀国,不知强盛了多少。但那就是,能随意浪费的理由吗?

于是乎,叶欢欣然采纳了濮阳落的意见,停止了连弩的齐射研究方向,转向连发的精度,由此也诞生了定边军的秋月弩。

主家从善如流,对自己的意见十分重视,且能承认他是异想天开,濮阳落的意见是对的,并给与了厚重的奖赏。

至于让荆州水军吃惊的箭矢数量,则是通过战船之上最新的“弩机”发射出来的。士卒拉动绳索,瞬间十五箭齐发。

且在前十五箭击发的一息之后,后十五箭就能跟上,如此往复,一共可以操作四次。六十支弩箭,二十具弩机便超过千支。

三国演义之中,诸葛亮设计出了“连弩”,嗯,也有说是黄月英的。如此利器,叶欢有器物阁在手,怎能不研究?

但他的理论,却被濮阳落推翻了,对,你没听错,被推翻了。

当然,不是第一次提出就遭到否定。濮阳落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研究之后,给主家提出了意见,连弩,浪费箭矢。

站在濮阳落的角度,欣慰的同时,那种惭愧的感觉更浓烈了。她并没有放弃连弩的研究,想要为主家达成心中所愿。

很多时候,当一项研究进入困境之时,需要的,往往是灵光一现。黄月英加入器物阁之后,就给濮阳落带来了这灵光一现。

恰逢此时,蛟龙军革新战术,甘宁想到的是,有今日蛟龙军的战船质量,他能不能突破之前固有的作战方法,做出革新?

各军主将,与主公都有通信之权,大多数的情况下,交流的都是军中之事。甘宁的设想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叶欢的支持。

随着造船技术的不断提高,精铁更多的被运用在战船上,牢固程度得到了飞跃性的进展,也给甘宁的新战术,提供了基础。

叶欢原本就是个极其善于听取麾下意见的人,有了濮阳落之言,他立刻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了。

提出意见之时,濮阳落自己是有些惭愧的,因为她没有完成主家交代的任务。主公主家一字之差,意义却有所不同。

就似暗影清风一般,对叶欢的称呼也是主家,他们都是死士。不同在与,濮阳落没有任何的危险,主家为她提供了最好的条件。

叶欢看在眼里,自然不会见责,濮阳落说的是对的。看上去,连弩可同时瞬发十箭,威力巨大,但准度呢?如何保证?

保证不了准度,岂不是浪费箭矢吗?再言,到底有没有连弩,他也是演义上看来的。而濮阳落不是没有做出来,而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