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五章 大发展(第2 / 5页)
“杨巡啊,叫远了,不是让你叫姐夫么。”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讨论,在上个月,经县委,以及厂内职工大会的双重表决,决定不允许外人开店,所有的店铺,全部是厂里经营。但是给外人划一个市场,补充县里没有的东西。
各种的衣服鞋帽,各种的纺织机械,甚至是钢材以及其他的合金材料,甚至晋陵产出的小型农机都卖出去了一批……
当然也不是一下全都抽走,总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过扩大生产以后,盈利增多,我们职工房可以扩大生产了。县里的干休所,还有其他的公共建设,都可以相应的追加一些人力,提升一下建设的速度。”
改革与开放,伴随着的就是牛鬼蛇神,尤其晋陵又是出了名的富裕,问题还是挺严峻的。哪怕晋陵对于人口管控十分严格,出入晋陵的每一个人都要进行外来人口登记,但一个县的范围那么大,四面八方流窜过来的人,也是管不住的。
也因为又一次的爆发,晋陵的产品开始多样化,也更加的精细化,质量提的更高,产量也提升到了相当的程度,在这一年的广交会上,晋陵的成交额照比去年,一样也是飞跃式的进步,直接翻了一一倍,达到了三千多万美刀。
全县大建设马上就要开始了,领导。我之前已经让人着手生产路灯,年底之前,咱们县城晚上也有灯光了,不说全县通电,县里的职工肯定是都能用上电灯了。到时候,我们也有条件在晚上举行一些活动,丰富一下大家的生活。”
不过这个问题摆在了面前,肯定要考虑好……这样,领导,咱们研究一个落户的标准。
才到了厂里的大门口,远远的就看到有个年轻人蹲在那里。
“呃……是有点儿……”
只不过目前县里还没有多余的精力来经营这些,弄一些娱乐场所,有吃饭的饭店,有地方买生活必需,这就已经足够了。想要五花八门,还要之后慢慢经营,这目前并不是必须的。不过之后可以考虑,毕竟这也能提供很多工作岗位……
“不够用?县城里现在可是有将近六万人了,城里的人你都还没有全部解决呢。”
所以现在厂里有偷东西的,有职务便利贪污的,多吃多占的,总是有人揭发出来,在厂内形成了一种空气,这是很好的。
“可不是嘛,我说让你打个招呼,他还不干,非说他成绩是最好的,不信别人能竞争的过他。”
“领导就是高瞻远瞩,没问题,回去就推进。”
就像现在用咱们农村的劳动力一样,给他们开一些钱,不过肯定是要比咱们县里的人干活的工资要低的。如此呢,我们把县里的公共建设,还有职工房给他们干,我们抽出人力来,一部分进厂,一部分种地。
“可以,明天我先去跟周边的几个县的领导碰碰头,回头再去市里。”徐书记转而问道,“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招了那么多外地的人干活,他们不想走了怎么办?咱们的户口可是关联了福利的……”
城市的发展建设,是农民的血泪。社会主义晋陵县的成就,一样也难逃这一点。完全靠晋陵人民自己,这是不可能的。而外来人进来打工,给晋陵发展做贡献,想要跟晋陵人民同工同酬,也是不可能的。而这,这是户口之差……
晋陵县里的工业发展,是全产业链的模式,到今天,绝大多数的东西晋陵都能自己造出来。机床也在缓慢的进行升级,而不是像其他地区那般,高端的全部进口。
“领导啊,都到这个时候了,怎么还不自信呢?”王言好笑的说道,“厂房都建好了,生产设备的改造、升级、安装全部完成,不就是电力不够用,没办法全部开工吗?
徐书记点了点头,哎了一声问道:“我记得你小舅子明年该毕业了吧?不回来?”
标准一定要定高,一是筛选人才,二是给我们的人民一个交代,让他们知道,享受他们福利的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