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调兵遣将、积极备战(第1 / 3页)
尽管他还没有宣布造反,但杨广等人知道杨谅造反已经是无法避免的定局了,所以朝廷方面必须早做准备,免得被杨谅打个措手不及。
中华殿偏殿,除了新君杨广,还有杨昭、杨暕、杨集、杨达、杨雄、杨素、苏威、裴矩、史万岁、宇文述、长孙晟、史祥、吐万绪、段文振、萧玚等人。
这些人,不是杨广兄弟子侄,就是他的心腹亲信,也是他能否坐稳江山的核心力量。
大家经过一个晚上的反复磋商、推演,大方向已经定了下来,但是在主帅人选上,杨广却犯了难。
杨昭推荐的主帅人选是百战百胜的杨素,而杨暕推荐的却是宇文述。
五更时分,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之时,大兴宫正门朱雀门钟楼的钟鼓就开始向全城报晓了。
激昂的鼓声、悠远的钟声从皇宫正门涟漪般向四面八方荡漾开来,随后,全城各条大街上的钟楼、鼓楼依次响起,八百下钟鼓声分五波,在一波一波齐鸣的钟鼓声中,皇城大门、宫城大门、各坊坊门、各曲曲门相继开启。
遍布全城的道观、寺庙每到这个时候,也都跑来凑热闹,早有准备的小道士和小和尚听到官府的钟鼓声响,也纷纷撞响了观内、寺内的晨钟,激昂鼓声与悠远的钟声顿时响彻全城。使帝都数十万民众想睡懒觉都难,大家不约而同、百般不愿的从自家、别人家的床上爬起来,迎接开始全新的一天。
各个坊曲,一家家小吃店早在钟鼓齐鸣之前就开张营业了。而此时的中华殿偏殿灯火刚熄。
杨广和几名重臣在中华殿偏殿商议军情,已经足足一夜了,原因是昨天有消息从太原传来,说是并州大总管、并州刺史、汉王杨谅已经打算造反了。
尽管宇文述和杨素都是大隋王朝的百战之将,但是是人都知道宇文述根本没有资格与杨素相提并论,不过当杨广看着骨瘦如柴、面黄肌瘦杨素,着实是感到揪心,以他如今的体魄、精力,还能胜任主帅吗?
他开始将目光放到杨雄身上。杨雄赏罚分明、善用兵马,也是一个统帅级人物,不过杨雄是杨广坐镇雍州的人,如果平叛之战不顺,杨勇余党搞不好会在关中趁顺而起,若是没有一个厉害人物震慑,如何得了?
史万岁、史祥、吐万绪打头脑简单的游牧民族,完全当得了主帅,但若是换到善于利用天时、地利、诡计的中原内战,他们只能为将;长孙晟、段文段倒是不错,但是他俩没有指挥全军作战的经验,缺少统筹全局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杨谅是杨坚和独孤伽罗最小的孩子,由于他一出生就有听力障碍,父母所以特别疼爱这个小儿子,当初的并州大总管是秦王杨俊,后来杨俊因为奢侈骄纵、贪赃枉法,被恼怒的杨坚罢免了一切官职,改任杨谅为并州大总管。
并州大总府管辖的范围西起崤山、东至沧海、南至黄河,整整有五十二个州,正是因为范围广阔,且又都是北齐故地,故而杨坚先后以杨广、杨俊、杨谅为并州大总管。时到今日,并州有军队数十万人,仅是杨谅的嫡系军队便有六七万众。
杨坚成功易储以后,努力为新太子杨广扫平内战的隐患,他率先削掉了兼管益州、梁州的益州大总管杨秀,将其召来京城安居,这也免去了杨秀据益州、梁州二州自立为王之险。紧接着,杨坚又准备削掉杨谅的并州大总管之职,然而杨谅不仅不遵,反而自认为住在天下精兵之地,私下里有了反叛的图谋,他一方面大发民工劳役,铸造兵器贮存在太原,另一方面又招纳亡命之徒和无户籍悍士,得兵数万人,此外又任命王僧辩的儿子王頍为咨议参军、重用南陈大将萧摩诃。如今杨坚已经作古,所以杨谅这个老大难只能由杨广这个继承人来解决了。
杨广最初是打算兵不血刃的解决杨谅这个大难题,所以在杨坚宾天当天,杨广一方面是以杨坚的名义派屈突通召杨谅进京,另一方面又封锁了杨坚宾天、自己登基的消息。然而杨谅在母亲病逝之时都拖病不回来,父亲仅仅只是“生病”而已,他又怎么可能回来?况且有杨秀为例,岂能不知一入京城深似海,所以不管屈突通怎么说,他就是不回来。
杨坚宾天、杨广登基的消息根本就封锁不住,仅只几天时间就传遍了天下,而束缚住杨谅手脚的无形的绳索,也因为这两个消息彻底解开了,公然在并州治下各州县调兵遣将,建造军事堡垒,摆出了与朝廷一决雌雄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