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晚唐浮生 > 第三十七章 战略目标

第三十七章 战略目标(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行军打仗,最忌瞻前顾后、目标不明。

整体来看,第二条路要艰难一些。

按照唐人的记载,这里其实是葱岭北原路线,核心要点在热海(尹塞克湖),冬天亦可通行。

十九世纪《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俄国代表之一、驻尹犁总领事扎哈罗夫承认:“中国人拥有尹塞克湖地区,这里有尹犁通往喀什噶尔最方便的道路。”

所以,他们千方百计要夺取尹塞克湖。

半个尹犁河谷及尹塞克湖没了之后,清代南疆、北疆之间的军事交通就必须绕路塔里木盆地,十分麻烦,新疆首府也无法继续设在尹犁。

圣人居然给他表现的机会,阿啜受宠若惊,立刻起身,道:“大汗,附近的呼罗珊大道分两支……”

在阿啜的介绍下,众人大概清楚了波斯驿道的走向,核心在撒马尔罕。

撒马尔罕是波斯重镇,呼罗珊大道上重要的商业城市。

城池规模很大,有城堡、内城和外城三重,开有四座城门,东门被称为“秦(sin)之门”,即中国之门——后世出土了秦景公之墓,其中有来自中亚的宝马陪葬,可见域外国家当时已能接触到秦国,古印度当时把中国称作a,便是秦的发音,传到阿拉伯,变成sin,再到希腊,变成Thin。

当然,最早在秦穆公时期,古印度的梵文中就有把中国称为“秦”的记载了。

“陛下,这里很多是山路,崎区无比……”崔邈一听,立刻说道。

杨爚这次没说话。

作为核心高层,他当然知道这条路。事实上前天圣人还派了使者走这条路,与热海突厥进行联系。

这条路也确实可以在冬天通行,但在他看来,走商队没问题,通行大军就比较麻烦了,队伍会拉得很长,周边环境又很复杂,比较危险。

邵树德也有些踌躇,但他很快清醒过来。

毕竟是春秋霸主之一,影响力大,又处于最西边,西域的国家当时也没条件接触到其他霸主,所以古印度便以为秦国是整个中国,忽视了齐国、晋国、楚国等其他国家。

秦门东面,有一个叫扎敏的小镇,是呼罗珊大道的交汇点。从这里出发,经沙什(塔什干)、白水城(奇姆肯特)、怛罗斯(塔拉兹)、库巴勒(碎叶,即托克马克附近)到达上努舍疆,一共86法尔萨赫。

上努舍疆为波斯人眼中的中国边界,位于尹犁河谷内。

法尔萨赫是里程单位,约合6.24公里。

从扎敏出发,还有一条路,即经萨巴特、俱战提、拔汗那、固巴、窝什、乌兹坎德,一共62法尔萨赫。从乌兹坎德出发后,就进入开发较差的部落区了,经艾特巴什,一共走八天,同样抵达上努舍疆,这也是呼罗珊大道的终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