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渡河(第3 / 4页)
至于坚锐军,他们还没接到撤退的命令,还在营垒之中驻防。
撤退的大军只带了月余粮草,其余全数留在营内,等到最后一批人离开时再放火,全部烧掉。
是的,大营内还有数百人留守,都是精挑细选的壮士。
匡卫军成军多年,一万人里边总有些愿效死的勇士,就让他们留到最后再撤了。
这并不是让他们送死。事实上庞师古下令将带不走的粮车、辎重车的挽马、骡子全部解套,留在营中,供这些勇士逃命时骑乘。
营中还需要制造出有人留守的假象,尽可能争取更多的撤退时间,哪怕只有一个时辰也是好的。
******
已经是后半夜丑时了,营中一片寂静。
庞师古在亲兵的帮助下披上甲胄,最后看了一眼大帐,无声地叹了口气。
“走吧1他挥了挥手,说道。
已经是与夏贼交手以来第二次大撤退了。上一次是在河阳,有水师协助,走得很轻松。而且他们当时并未战败,甚至还保持着攻势。夏贼被压在几座城池营垒之内,居于下风。那样的撤退,自然要容易许多了。
佑国、匡卫、长剑三军,齐头并进,前往许州。
其中佑国军比较麻烦。他们怎么撤,庞师古想想都头疼,距离有些远了。
匡卫、长剑二军到许州后,要不要等佑国军?等多久?这都是问题。
最让人无奈的是,撤退行迹暴露后,夏贼疯狂地派出骑军过河,很可能联络不上丁会,消息中断。
如果佑国军东奔陈州的话,就要多走几百里路,生还的希望更渺茫了。根据最新的消息,邵贼的大纛在陈州左近出现,他是绝对不会放过孤军东进的佑国军的。
也就北路为贼包抄,张慎思自己先跑了,导致一些兵力损失。不过在后续兵马的接应下,主力还是安然退过了沁水,甚至还打了一次反击,总体而言没让夏贼占太大的便宜。
但这一次是真的很凶险。
追兵士气高昂,人多势众,不会轻易放他们走的。
看命好不好了!
物资大部分都带不走,尤其是粮食。各营存粮基本都三月有余,消耗一点补充一点,严格按照规制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