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对进(第2 / 4页)
战兵们手持步弓、长枪,严阵以待。
******
四天的时间,李唐宾部南行了足足一百四十里,可谓神速。
现在他们遇到阻碍了。
战场上总会遇到各种破事。有的是纯粹的意外,有的则是必然。
杨行密临西进前,吩咐拓跋仁福的三千骑兵自楚州渡河北上。
当然老杨的心肝宝贝还是黑云长剑军。
黑云长剑军其实是两支部队,即黑云都和长剑都,最初有五千人,是从十余万孙儒降兵中精挑细选出来五千精兵。战力强横,军纪极差,凶残无比。杨行密有时候都觉得驾驭不住这支勐兽,与李罕之的兽兵是一路货色,不过老杨比李罕之有钱,手腕也更出色,能够收服这些人,稍稍约束住军纪,让他们卖命罢了。
黑云都是骑兵,两千五百余骑,柴再用为指挥使。长剑都六千余步卒,李简为指挥使。
这几支部队,加上有千余骑规模的云骑军,算是老杨的主力了,也是他能掌控的核心武装力量。东征西讨,压服各路诸侯,全赖于此。
拔山军指挥使袁桢接到命令后,没有丝毫犹豫,当天就带着车辆北上。
拓跋仁福动作不慢,接到命令后就北上了。在泗州涟水县领取补给之后,继续行军,然后在沭阳、涟水交界处,与夏军不期而遇。
可以说是意外,也可以说是必然。
双方的斥候早在几十里外就发现彼此了,结果还一头撞上,只能说是共同的选择。
担任先锋的龙虎军副使华温琪没有丝毫畏惧,继续行军一段距离,然后找了个合适的位置,下令结阵。
辅兵们动作迅速,将辎重车辆围起来,构成了多个圆阵。
他们沿着汴水西岸行军,舟师携带粮草物资随行,直奔虹县而去。
二十五日,杨行密按捺不住,自领淮军主力两万余人北上,与拔山军保持着一天的距离。
盱眙镇将张训亦将兵数千渡河,随时援应。
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历史上的那场清口大战:杨行密以三万北归人为主力,配属朱瑾、史俨、李承嗣的上万骑兵,外加一两万地方州县部队,对上朱全忠的八万大军。
时移世易,一切是那么地相似,一切又看起来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