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葬礼与政治(第3 / 4页)
入葬之后,自有工匠前来封闭墓门。
邵树德传下口谕,将附近一大块地及村子划作李克用的祭田。祭田范围内的两个村子不纳赋役,他们的任务就是供养十名守墓兵丁,定期洒扫。
李落落也将在附近建宅起屋,为他父亲守墓。
邵树德看得出来,李落落对此并不满意,但他没敢反驳,应下了。
冗长的仪式结束后,挽士小心翼翼地将灵柩从马车上抬下,覆上衣衾,其他人则捧着随葬物品,一同进入已经开启的墓园,将梓棺放入墓中。
这是李克用的家族墓地。从四月开始,这里进行了紧急修缮、扩建,一切都已就绪。
李克用将和他父亲李国昌葬在一起——并非同一墓室。
「残月照幽坟,愁凝翠岱云。泪流何是痛,肠断复销魂??」丁会的歌声最后一次响起。
他的脸上已满是泪水,歌声之中的情感愈发真切。
邵树德招了招手,仆固承恩上前,耳语一番后很快离去了。
申时初,遣奠仪式结束。李克用的灵柩被抬上马车,离开了白云寺。
整整六十四名挽郎头戴白帽、身穿白衣,当先而行。
灵车紧随其后,刘氏、李落落等家属哭得泣不成声。
邵树德也手扶棺木,一同随行。
挽郎们背着乐器,一路走了十余里过来,且路上大部分时候都要鼓吹,体力消耗极大。此时也鼓起余勇,腮帮子鼓到最大,眼珠瞪得溜圆,卖力演奏起来。
无论是挽郎还是挽士,事后都会得到一笔丰厚的报酬。报酬除了钱之外,往往还有免除两三年徭役的优惠政策,由不得他们不卖力。
这还是公卿葬礼。
如果是天子下葬,挽郎可是抢破头的好差事,一般都由勋贵子弟充任。因为大行皇帝下葬完毕之后,参与的挽郎都会得个低级官吏的身份,这是他们迈入仕途的关键一步,故挽郎名额的争夺十分激烈。
丁会如此卖力,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官位,而是出于爱好,出于他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与在场其他人都不同。
数百赴丧使者跟在最后,一脸肃穆。
「玄泉开隧道,白日照佳城。一朝若身此,千载几伤情。」丁会高亢、忧伤的歌声响彻整个送葬队伍。
抵达墓园口,人人下马。
挽士上前帮忙,将象征李克用灵魂的神座搬了下来,接着还有他生前使用过的案几、香炉等物品。
家属再一次哭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