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首战告捷(第2 / 3页)
“那你写的那篇呢?”
“也见报了,一个字没删,登了半版。”
“噢,那真是太好了!我看看。”
老郑哼笑了一下,摇摇头,就走了出去。
王淑芬摔打着手里的报纸,说道:“这是什么事呀,开始单独教练了。”
孔思莹知道她是不满侯部长直接找老郑,她没吭声,低头继续写稿。
通过这几天跟老郑下乡,孔思莹真切地体会到侯明说的那句话:新闻在基层。的确如此。
也许是刚参加工作的缘故,在她眼里,基层的一切事物她都觉得新鲜,她现在正在写一篇好儿媳的文章,一位儿媳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已有八年时间,她的丈夫和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家里所有的活计都是这个儿媳承担,婆婆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村里人都跟他们说,让他们宣传宣传这位好儿媳,给村里的媳妇们树立个榜样。
侯明说:“不是,这是晚报,上面是小孔写的一个小新闻特写,说的也是村党支部一次别开生面的民主生活会。”
“我看看。”
就见这篇报道的题目是《为有源头活水来》,很短,估计也就是四五百字,但很精悍,描写得很到位,几个老党员的发言实在、真实。
高副书记高兴地说:“真不错、不错,我马上拿给汪书记去看。”
他说着,就走了出去。
由于这次下乡主要就是采写基层党建的稿子,孔思莹对这块工作还比较陌生,为了尽快熟悉基层所有工作,她不敢离开老郑,她感觉跟着老郑采访,虽然自己搭不上话,但心里却在暗暗佩服老郑,他对基层的情况真是熟悉,而且问的问题后来写稿中都用上了。
老郑不干专业的确有些遗憾,他是地地道道的新闻好手。
老郑抱着一沓报纸回来了,他冲孔思莹一挤眼,说道:“小孔,你的稿件见报了!”
“真的?”
“当然是真的了。”
侯明回到办公室,他给新闻科打了个电话,电话是王淑芬接的,侯明说道:“王科长,让老郑来一下。”
王淑芬撂下电话,不耐烦地说道:“让你去!”
老郑和孔思莹同时看向王淑芬。
老郑说道:“让谁去?去哪儿?”
王淑芬说:“侯部长的电话,让你去他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