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们生活在南京 > 第二十六章 Hi

第二十六章 Hi(第5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老白你不懂,之前都是打电话,现在是总算要见面了,那能一样吗?”王宁在拧三脚架上的固定螺母,“你一个土埋半截的,怎么能理解青春期小年轻的心理……”

“你他妈才土埋半截了。”

当然Icom725是台该死的半双工电台,像微信视频通话那样实时聊天是做不到的,数据只能单向传输,要么半夏看白杨表演,要么白杨看半夏表演。

于是双方约定,每次视频传输就五分钟,半夏五分钟,白杨五分钟,半夏再五分钟,白杨再五分钟,图像数据传输链路不能传输声音,只能传输图像,双方就用笔在纸板上写字交流。

半夏打着手电,摸黑将八木天线UV9R手台的音频传输线拔下来,换成赛扬3150工控主板的音频传输线,两套外设无缝切换。

她决定先给对方传视频,出镜先表演一个后空翻——

不过这大晚上的不敢开灯,房间里黑灯瞎火的,表演后空翻人家也看不见,半夏想了想,还是把这个念头给打消了。

哼哈二将以无敌的狗屎运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入轨,这简直是人类航天史上继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进入太空和尼尔·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月之后的第三座里程碑——人类毁灭之后的第一次成功入轨,东方红行动领导小组的同志们兴奋地勾肩搭背下楼庆祝喝酒,都说工作期间不准喝酒,但这次破例了。

第一次测试持续了半个小时,中继星给地面电台传输了大概60M的数据,侦查星的合成孔径雷达扫描得到的原始图像数据是极其庞大的,全部传过来做不到也不现实,所以在中继星这一关就要经过筛选压缩和调制,可压缩会导致大量信息丢失——数据质量与传输效率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没办法,卫星的信号传输速度就只有这么快,有损压缩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最后的图像解码复原靠计算机组的算法。

计算机组表示他们有能力将模糊图像进行高清晰度复原,他们在训练算法时把市面上所有的骑兵片都变成了步兵片。

半夏将摄像头架起来,调整一下镜头方向,对准书桌和窗户。

卫星通信测试取得成功,撤掉卫星通讯设备,接下来要紧锣密鼓地进行第二项测试,艰苦奋斗了这么久,辛辛苦苦折腾出来的PSK信号调制数据传输链路终于要派上用场了。

另一头,白杨有点紧张。

“这是女网友要见面了。”连翘有点促狭,“她要是长得不好看怎么办?”

“去去去,辅导员同志,大敌当前,当以大局为重。”白杨义正辞严的,“别说这些有的没的。”

不过他说是这么说,可真要见面了,他是指挥部里最紧张的一个。

“紧张什么?”老爹在埋头调试软件,“你和她不是已经很熟了吗?”

她终于要看到对面的人了。

双方通过业余无线电台通联了三四个月,今天晚上要进行第一次视频传输。

“BG,BG,是你先还是我先?”

“你先!”

“好,那就我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