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九百四十六章 电报大建设

第九百四十六章 电报大建设(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礼教部朝报司随后在朝报上对此事进行了专门的报道。

随着第一条长途电报线路的建设完成以及运营,邮政总局下属电报公司也专门制定了各种电报通讯的制度规矩,乃至制定民用电报的价格等。

金陵城和松江之间的长途电报顺利运营后,又把之前的金陵城到当涂的电报线路也接入进来,形成了一条当涂-金陵-镇江-常州-苏州-松江的长途电报线路,并除了满足官方需求外,也对公众开放。

而这电报开始运营之后,电报公司那边就是忧喜兼有……

好在他们苦熬了这么久后,虽然在发电机领域里没能做出来,却是赶上了电报机的春风……作为国内仅剩下几个在电磁领域里有相关经验,人才的企业,最终被挑选为电报机的授权厂商,开始在另外一条赛道上获得新生,并且获得了极为庞大的发展前景。

承顺四十一年三月,金陵城到松江段的有线电报线路正式施工,其施工速度进展极快。

毕竟只是沿着铁路线,立根电线杆子,然后把电线拉上去就行了,没啥技术难度,工作量也不大,而且还是同时在好几个点开始同时铺设。

此外这条线路作为第一条长途官民两用电报线路,也具有浓郁的政治意义……可以说是上头的参务大佬,乃至陛下都亲自盯着,这下头的具体经办人自然也是无比重视,恨不得吃住都在工地上。

再加上区区几百公里的线路建设,对电报线,电线杆的需求总量也不大,帝国如今的电线产能虽然少一些,但是也足以满足需求。

毕竟大楚帝国地大物博,对电报线路的建设规模会极其庞大,仅仅是前期规划可就达到了上万公里呢。

而整体长远规划,更是达到了数十万里程的庞大规模。

这必然会产能极其庞大的电报相关设备的市场需求,如电报机,电池,电线等。

如此一来,不管是为了政治任务,还是为了市场需求,国内的诸多企业,尤其是本身就大规模生产铜料的一些矿务企业,更是学着铜陵矿务公司一样,开始大手笔布局铜导线的研发和生产。

电线,电报,电池这三大领域里,工业部直属企业里一共有二十多家企业先后进入,并投资相关产业。

因此这条电报线路的施工进展速度极快,只用了区区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线路铺设。

这个时期里,沿途各电报房的初步建设完成,并安装了松江电气公司生产的电报机。

初步建设完成后,几次的测试也非常顺利。

如此情况下,承顺四十一年六月二十七日,大楚帝国的第一条长途电报正式进行官民两用的运营,沿途各电报房正式对官民开放营业。

而第一封长途电报,也不是什么商业电报,而是一封政治意义极为浓郁的军事电报,皇宫电报房向吴淞海军基地里拍发了一封罗志学的慰问电报。

这将会是推动大楚帝国朝着电气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有了电报这个重要的电气化应用场景后,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推动电气化发展,而不是和之前那样,只能玩玩科研,搞的前期在电气化领域投资的企业都做不下去。

早期可是有不少老板看到了电气化的未来庞大前景,然后投资这一领域,可惜的是,其中相当多一部分都是死在了黎明之前……

直流电发电机行业就是典型例子……都搞出来足足十三年了,先后有不少厂家获得专利授权进入这一市场,但是基本都做不下去,只剩下少数几家工业部直属企业的下属企业依靠科研领域的小众市场需求苦苦维持。

再过两年,这直流发电机的基础专利都要过期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