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北美汽车公司(第5 / 6页)
似乎几百万楚元就跟几百楚元一样……真拿钱不当钱啊!
现在他也总算是知道为什么四大汽车厂商动不动就是几百万投资了……尼玛,搞这玩意还真的是吞金兽。
他的北美汽车公司还只是个组装汽车厂商而已,研发的主要是底盘,零部件的匹配调教等,再搞一些技术简单的零配件,然而就算这样也是几十万几十万的往下砸。
而四大汽车厂商,他们搞的可是全套汽车技术方案,听闻李氏动力公司光是为了搞电子发动机,这研发经费都已经前后砸下去了三百多万……八百多号工程师天天屁事不干,就琢磨着如何把这破玩意给搞出来……在不侵犯别人专利的前提下搞出来。
电子点火发动机这玩意,其实一开始也没那么高的技术门槛,唐山机械公司搞这东西,前后研发经费也就花了几十万楚元而已。
辽东机械公司前后也就花了百来万……但是在唐山机械公司和辽东机械公司,河口机械公司在前头弄起来了一大堆专利壁垒后,李氏动力公司这样的后来者想要再进入其中,砸的钱可能是需要十倍,二十倍了……
光是一个研发中心就花了他二十几万……尼玛,光是为来挖人赔的的违约金就十几万楚元了。
这年头你要挖汽车工程师,光给高薪资还不够……你还得帮人家支付前企业的违约金啊,不然谁会跳槽过来给你干活啊。
然后还要给安家费,给薪水等等。
光是养这一百多号工程师的开支就不是个小数目。
然后还得建设工厂呢,虽然只是一个第三方组装工厂,不用自己生产发动机,变速箱,轮胎等高技术的核心零配件,但是车壳子总得自己搞吧,然后其他一些零配件也得自己搞吧。
这种级别的砸钱也就只有财大气粗的李氏制铁才敢这么玩了。
但凡换一个企业,哪怕是那些工业部直属的超大型企业现在都不敢这么干的……不是拿不出几百万资金,而是拿出去后没人敢肯定就一定能短时间内搞出成果来,这要是搞不出来那可是需要人负责的。
都是当官的人,谁也不会轻易把自己的脖子伸进吊绳里,然后指望着那些研发人员灵机一动,绕开了别人的专利搞出来自己的发动机。
这玩意不确定性太大,没几个工业部官员愿意承受这种风险的。
以前宋二牛听闻,李氏动力公司几百万几百万的砸钱搞研发,其他三大汽车公司也几百万几百万的投入进去搞生产基地……之前还觉得特别的夸张。
然后组装过程也是个麻烦事,需要各种设备辅助的。
最终算下来,建设这家工厂所需要的成本也得四十几万……其中大头依旧是各种设备费用,尤其是那几台从汉天机械公司采购的电动机床以及从镇江重型机械公司采购的水压机,都是死贵死贵的。
也好在有政策扶持,这些设备采购后又可以用设备为抵押申请低息贷款,再用贷款去修建厂商,采购原料,零配件等等。
要不然的话,光靠他自己投资的几十万楚元,早就花光了……不过就算如此,也是随着摊子的铺开花的钱越来越多。
研发中心那边一百多号人天天要养着不说,关键的是这搞研究太花钱了……那群工程师们三天两头就搞各种试验,试验经费哗啦啦的往外流……流的是宋二牛都忍不住倒吸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