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万事儒医 > 第九章 香附

第九章 香附(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他不是不可以回“仁和堂”,但那里临街而居,名声在外,业务繁忙,熙熙攘攘,自然不是一个清净之地。

自己的出生地上海,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生活的快节奏,已经不属于一个要潜心著书的人;自己的工作地汉中,历史悠久,中药材资源丰富,行医的先决条件比较好。可这里自己太熟悉了,多年的人脉关系也都在此,想必不会有真正的清净,让自己可以潜心修典,他必须要找到一个既相对僻静,又有着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之地才行。

想来想去,彦波希忽然把视线落到地图上那个海滨小县城——香洲,那个他和父亲都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不同的是父亲在那里是和疾病战斗,而自己却是和自己战斗。

他对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份遗产太过珍惜,太过重视了。为了它,他必须离开自己熟悉的这个地方,离开这一片给过自己刻骨铭心的痛苦和荣光的土地。

但他无怨无悔,因为他知道,他新做的这个选择,即便卿卿还活着,她也一定会理解和支持他,并乐意和他一起去完成的。

早晨他跟张阳说起的医馆之事,绝不是一时冲动随口一说,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老家上海的祖传医馆已经在父亲那一代上交了国家,那祖传的字号“仁和堂”,也被沿用至今。他和父亲两代人有幸在国家给提供的大平台上大显身手,但退休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他自己必须提前做了一番规划。

一个学医的人,是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退休的。因为不是别的行业,可以“金盆洗手”,面对病患所求,一个医生只要还有正常的能力,是不可能视而不见拒绝救治的,只不过是可以不用朝九晚五地赶着时间上班了而已。当然,不用面对排队的病人,工作量变得轻松很多,已有相对自由的时间。

既然没有真正意义的休,彦波希便不想把自己剩余的时间消耗在无序的散漫中,他觉得他还有许多未了的心愿,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完成。

排在头一号的就是他要把祖传的那本《彦氏医典》的续书编撰完,这是他和父亲两辈人行医以来的经验总结,父亲也曾有续典的愿望,因他走得突然,随手所记录的心得,还未及整理,便撒手人寰,空留余恨,这个任务责无旁贷就落在了他的肩上。

因为自从爱人十年前因意外车祸去世以后,他把自己当成是和妻子两个人的共同体,发疯一样地几乎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这份他们共同的事业上,为学习、探究、尝试、发展它付出全部的心血。

爱人的意外亡故,是彦波希永远无法抚平的伤痛。

他们是大学的同学,她是他这辈子挚爱的人。他们是生活中的好伴侣,更是事业上的好搭档。可童话一般的美好生活,却在一瞬间被车轮碾碎。

他们是一同上路去参加一个学术报告会,想不到从此阴阳两隔。

他不想自己也像父亲一样留下遗憾。

因为这本续典承载的是两代中医专家的宏愿,内容浩繁,彦波希必须潜心撰著,全力以赴,因此他需要一个清修之地。

但是修典最忌关门造车,为了典籍的内容足够全面,能囊括最新的问题,彦波希想到的最佳方案就是独立地开一家医馆,即可以为医典提供更丰富更新鲜的素材,又可以为社会发挥点自己的余热,可谓一举两得。

彦波希想起父亲曾对他说过:“学问在院所,更在民间”,他希望自己能做得和父亲一样好,把自己的医术用到最需要的地方,那么自己生命的价值才会得到最大的体现。

那么医馆该选在哪里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