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犯规抢跑(第2 / 5页)
结果就是,“画戟”导弹的弹体长度达到了5.2米,而空军主力轰炸机的弹仓长度一直就只有4.8米。
反复协商无果,准确说是在把弹体长度缩短到4.75米的情况下,导弹的性能无法满足海军与陆军的要求,国防部只能妥协,也就是让空军退出该项目,拿计划用在“画戟”项目上的经费另起炉灶。
帝国海军现阶段的重点,主要是拓展现役潜艇任务范围,比如让攻击潜艇搭载巡航导弹执行对陆攻击任务。
“汉水”号上就有12枚“画戟”式潜射巡航导弹。
其实,“画戟”是一系列巡航导弹的统称,除了潜射型之外,还有舰载型与陆军型。
在设计的时候,还包括了空射型。
按照最初设想,国防部希望用这一种导弹装备三军,让弹体部分完全通用,从而降低开发经费与降低保障难度,并且通过三军统一采购的方式,也就是扩大采购规模,拉低导弹的出厂单价。
在很大程度上,一艘没有被探测到的先进攻击潜艇,就能吓跑敌人的潜艇。
只是,在广袤的大洋上,几十年来都没出现一个真正的对手。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一直在想办法拓展潜艇的作战范围。
用前任海军总参谋长李铭博的话来说,花十几亿金元买1艘攻击潜艇,总得给负责拨款的两院议员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那些议员,几乎不懂潜艇战,不清楚反潜的重要性,对反潜作战也没兴趣。
可惜的是,在研制完成之前,空军就退出了该项目。
原因也很简单,海军对导弹的弹体直径有很严厉的要求,不能超过潜艇鱼雷管内径,确保能用鱼雷管发射,对导弹弹体长度的要求反到不是很严格,6米7米都可以,而且不愿意为了缩短长度降低性能指标。
关键就是,陆军选择向海军妥协,而不是倾向于空军的方案。
空军对导弹的弹体直径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反到对弹体长度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也能接受更低的性能指标。
道理也很简单,需要把导弹装进轰炸机的弹仓,太长了肯定塞不进去!
如果潜艇能摧毁敌国的战略目标,肯定更有吸引力。
为此,在巡航导弹技术成熟之后,帝国海军率先开发以搭载巡航导弹,而且以巡航导弹为主要武器的导弹潜艇。
只是,现有的导弹潜艇,其实都是拿老旧潜艇改造。
就是去除一些不必要的能力,并且降低航速等性能指标,利用腾出来的空间搭载几十枚巡航导弹。
至于新建导弹潜艇,还没开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