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国争霸 > 第50章 破甲连弩

第50章 破甲连弩(第4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虽然根据测试,“连弩”的垂直穿甲深度高达1400毫米,远远超过了设计指标,但是同样有情报表明,纽兰共和国的M1A1采用新式复合装甲,极有可能在未来配备反应装甲,等效防护厚度恐怕会达到惊人的1600毫米,甚至1800毫米,并超过当今所有反坦克导弹的破甲厚度。

除了拥有标准的125毫米滑膛炮之外,T-80U的先进之处主要体现在了装甲防护上。

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情报,其炮塔的正面防护相当于800毫米的质装甲,车体的上首部分也达到了700毫米。

关键,这还是没有使用爆炸式反应装甲的水准。

在披挂上了爆炸式反应装甲之后,T-80U的炮塔正面,针对破甲弹的防护强度达到1200毫米!

如果情报没错,那么T-80U将是西骆沙有史以来防护最强的主战坦克!

简单的说,在防御阶段,不再需要面对这个油老虎。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

T-80是装备给一线主力部队的突击装备,因此在西骆沙的3种第三代主战坦克中,数量也最少!

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数据,各型T-80的数量总共还不到5000台。

显然,这只能说是少得可怜。

其实,绰号“连弩”的KD-28A重型反坦克导弹的设计指标,即陆军定下的必须达到的破甲深度,就是由此确定的!

在研制“连弩”的时候,军情局已经获得较可靠的消息,西骆沙的新式主战坦克的装甲防护将超过1000毫米,甚至可能达到1200毫米,也就是比帝国陆军当时的主力反坦克导弹的900毫米高出一些。

结果就是,帝国陆军要求“连弩”的击穿厚度绝不能低于1200毫米。

这也导致“连弩”的发射质量超过了45千克,且只能由直升机搭载,根本无法由单兵使用,就连车载都比较困难。

当然,采用串联战斗部这些,其实都是后来的要求。

T-64的产量超过了8000台,以便宜出名的T-72的产量已经超过了2万台,而且还在以每月数百台的速度生产!

这些T-80几乎全都给了沿着伏尔加河西岸部署的一线突击部队!

只是在第一近卫军的第9装甲师,就有U。

这显然不是在否认T-80U的性能。

要说的话,T-80U其实是西骆沙最强大的主战坦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