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全线溃退(第2 / 6页)
可见,就算在取得突破之后,西陆集团也未必会去强攻叶堡。
可见,如果退守第三道防线,就意味着必须放弃乌拉尔以西地区。
先不说能否在第三道防线上站稳脚跟,只是撤退后,恐怕就没那么容易再打回去了。
更加重要的是,第三道防线其实并不是一条完整的防线,而是分成了四段。
在最北面是以叶堡为中心的北部防线,也就是必须守主东骆沙的行政首都,以及向西挺进必须通过的山口。
主要还是为了守住叶堡,毕竟这座城市有着无比重要的政治意义。
只要西陆集团投入足够多的兵力,而且愿意承受巨大的作战损失,也愿意消耗更多作战物资,那么在本月内突破第二道防线的难度就不是很大,或者说东方集团肯定守不住第二道防线。
正是如此,西北战区司令部提到,希望采取备用的作战计划,把防御重点放到第三道防线上。
有趣的是,西北战区司令部把遭受的巨大损失,推到了军情局的身上!
按照战报中的说辞,关键是,西陆集团大量使用具有末段寻的能力的弹道导弹。
可问题是,在几年之前,军情局就发出过相关警报,反到是总参谋部与陆军方面没提高重视。
此外,守卫叶堡的难度很低。
就算西陆集团的突击行动取得了成功,突破第二道防线,因为有乌拉尔山挡着,所以只能从南面强攻叶堡,也就必须强攻包括车里雅宾斯克在内的,在乌拉尔山以东地区的几座大城市。
显然,这需要投入足够多的兵力,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从军事的角度来看,如果西陆集团调集兵力去强攻叶堡,那还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短期内无法在其他方向上投入足够多的兵力发起进攻,也就没办法拓展防线纵深,更不可能给东方集团施加压力。
让东方集团缓过气,西陆集团就有得看了。
现在出了问题,就把责任推给军情局,只是这种做法就很不负责!
不过,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第一道防线已经被敌人突破,第二道防线也是岌岌可危,真要退下去,守卫仅存在于地图上的第三道防线?
显然,这也是周涌涛一直在考虑,而且始终没有能够做出决定的关键所在。
所谓的第三道防线,其实是指希姆河到咸海这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