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国争霸 > 第85章 长途奔袭

第85章 长途奔袭(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简单的说,就是因为搞不清楚“指-8C”到底在哪,所以才出动这么多截击机,用碰运气的方式发起攻击。

其实,这也是西骆沙军队解决问题的一惯做法,简单且粗暴。

因为多千米外发射R-37导弹之后就转向撤退,而“战-11B”机群要在第一时间规避射来的导弹,等到“战-11B”避开导弹之后,MG-31已经撤走,所以双方并没有交火,或者说“战-11B”没有在这些威胁不大的截击机的身上浪费宝贵的空空导弹,保存了足够的战斗力。

紧接着杀到的,就是西骆沙空军前线航空兵的MG-29。

如果“战-11B”的前出距离不够,后面的“指-8C”就有可能被发现,并且遭到MG-31攻击。

以“战-11B”的性能,未必追得上MG-31。

不过,这恰好反映出西骆沙,或者说西陆集团在电子战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指-8C”在护航战斗机的后面,还一直在用雷达搜寻四周,哪怕全程得到了电子侦察机的掩护,发出的电磁辐射也很明显,肯定能够在数百千米之外截获,不存没办法探测到的问题。

可惜的是,西骆沙空军没有安排MG-31前去拦截。

至于超远程拦截的效果,基本上为零。

R-37针对笨重的轰炸机,而不是敏捷的战斗机。

虽然拥有超过100千米的射程,在理论上甚至能达到180千米,但是R-37的机动性能并不是很突出,其弹道末端的最大过载还不到20G,因此战斗机只需拉出高G机动,就能够甩掉这种导弹。

这20多架MG-31发挥的价值,其实就是逼迫2个中队的“战-11B”分散规避。

此外,以当时情况,这些MG-31很可能是去搜寻与拦截轰炸机,只是在升空之后没能获得地面指挥中心协助。

显然,绝不是西骆沙空军不知道大型预警指挥机的军事价值,毕竟西罗集团也有功能类似的空中指挥平台。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很有可能是没法确定“指-8C”的具体位置。

西骆沙空军截获了“指-8C”发出的电磁信号,也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只是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没法确定信号源,也就是“指-8C”的具体方位,甚至测不准距离,才没有安排截击机去拦截。

不要忘了,在预警机的旁边,有一架专门执行干扰任务的电子侦察机。

当然,出动6个小队的24架截击机,或许也与此有关。

道理也很简单:西陆集团没有在该方向上部署大型预警机。

虽然防空雷达发现了“战-11B”机群,也做出了准确的判断,但是并没有探测到当时还在墨海上空的“轰-9D”机群。因此就算推测出“战-11B”是护航战斗机,也无法确定轰炸机的方位。

最多只能认定轰炸机在护航战斗机的后方。

MG-31的大功率火控雷达,对轰炸机这类大型目标的探测距离,在理论上就只有300千米。

其实,这也是“战-11B”机群飞到“指-8C”前方300多千米的关键所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