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新军事学(第3 / 5页)
在上次大战中,战略轰炸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
当初,骆沙联邦计划用一年之间击败迢曼帝国。
即便到了战后,在西陆集团提出的几套类似的战略计划当中,也把攻占东骆沙的时间设定为一年。
这意味着,无论如何都无法在东方集团完成战争动员之前达成进攻的战略目的。
那么,闪击战必然演变成消耗战!
正是如此,在第一次军事改革后,帝国就放弃了“闪击战”理论,并着手寻找新的军事学说。
不要看帝国海军拥有的航母,超过其他国家的综合,帝国海军的战斗力更是远超所有的对手,可是这样的兵力优势,根本没法支撑大规模进攻行动,即便是维持和平时期的全球存在都非常困难。
正是如此,在上升成为帝国的总体军事战略的时候,丁镇南提出,针对不同的假想敌采取不同的战略方针。
对付以迢曼帝国为首的西陆集团,自然是速战速决。
道理也很简单,对付西陆集团以地面战争为主,由陆军与空军打主力。陆军与空军在和平时期的战备水平,以及在战争爆发之后的动员速度都远在海军之上,因此有能力迅速击败主要敌人。
其实,这个观点在几十年前就出现了。
目的只有一个:解决或者避开“消耗战”陷阱。
丁镇南提出的军事学说,其实主要靠战略打击。
也就是说,跟上次大战时期帝国对付狭夷皇国,以及纽兰联邦与布兰王国打击迢曼帝国的战略轰炸差不多。
通过高强度的战略打击,彻底摧毁对方的战争基础,实现取得胜利的目的。
其实,丁镇南搞的不是战略轰炸,至少跟上次大战期间的战略轰炸存在巨大的差别。
当时,骆沙联邦试图通过闪击战击败迢曼帝国,要不是梁夏帝国及时出兵,恐怕迢曼帝国已经完蛋了。
骆沙联邦没能火速击败迢曼帝国,不是军事理论有问题,是实力不够。
丁镇南提出的军事理论,跟“闪击战”有天壤之别。
说得直接一点,闪击战是以地面进攻为主,对敌国实现军事占领达到战胜敌人,并且结束战争的目的,意味着需要投入大量地面部队,消耗很多的战争物资,并且得承受极为巨大的伤亡与损失。
关键还有,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