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自力更生(第3 / 5页)
这套战术,核心力量就是装甲兵!
不管空军有多强大,突击行动都得依靠装甲兵,也只有装甲兵能迅速突破梵罗国的边境防线。
正是如此,沙乌地皇家陆军的处境变得很尴尬。
有1000辆战斗力极为强悍的ZT-99AGS,却没有驾驭坦克冲锋陷阵的坦克兵!
要说的话,在南方次大陆战场上,主力始终是装甲部队。
虽然在波沙湾战争当中,已经证明了空中打击的重要性,但是在南方次大陆上,不管是巴铁、还是梵罗国,都格外重视装甲部队。
原因也很简单,在之前的两次大规模战争当中,巴铁与梵罗国依靠的都是装甲部队。
即便在第二次巴梵战争当中,巴铁依靠作战效率更高的空军,才在战略防御阶段顶住梵罗陆军的装甲洪流,而且在此后也是通过高强度的空中打击,让梵罗陆军后撤,最终取得了本土保卫战的胜利,但是相对于陆军装甲部队而言,空军在整场战争中发挥的作用依然不够突出,没有决定性。
关键就是,巴铁在两场大规模战争中落败,都是因为缺乏强大的装甲部队。
当然,还能够消耗掉库存多得根本就用不完的炮弹。
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在巴铁引进ZT-99AGB的时候,梵罗国没有一种能够挡住44倍径125毫米滑膛炮的坦克,也就不存在坦克炮威力不足的问题,自然用不着耗费资金采购更好的坦克炮。
虽然在此之后,梵罗国采购了在纽兰共和国的M1基础之上研制的“阿琼”F1,此后还开始生产改进型的“阿琼”F2,其配备的就是与M1A1相同的120毫米坦克炮,火力得到了明显增强。但是“阿琼”本身是M1的缩水版,防护性能根本就比不上M1,也就比M60稍微好一点。
可见,巴铁的44倍125毫米坦克炮依然足够用了。
当然,就算等传说中的,战斗全重超过60吨,防护性能追上了M1A2的“阿琼2”型主战坦克研制成功,巴铁也能通过换炮的方式,把ZT-99AGB的火力提升到足够将其摧毁的程度。
因为没有装甲部队,或者说装甲部队不够强大,严重欠缺进攻的突击能力,所以巴铁在战略上非常的被动。
在两场巴梵战争的初期,巴铁军队都是因为欠缺装甲兵,被敌人突破边境防线,不得不在本土上作战。哪怕最后击溃了入侵之敌,取得的也是惨胜,遭受的巨大损失并不会因为胜利而得到补偿。
第二次巴梵战争结束后,巴铁开始全力打造装甲兵。
此外,还对总体战略进行了调整。
往简单说,就是用进攻取代防御,在开战之后就攻入梵罗国境内,最大限度降低本土遭受的损失。
其他方面,ZT-99AGB与沙乌地的S型并无区别。
其实,在沙乌地皇家陆军服役的“雇佣兵”全都是巴铁国防军的官兵。
派遣官兵去沙乌地皇家陆军服役,除了增进与沙乌地的关系之外,还能够节省大笔训练费用。
此外,沙乌地开出的高额薪酬也能改善巴铁军人的生活。
现在,与梵罗国的战争已经到了随时有可能爆发的边缘,巴铁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坦克兵留在沙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