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夺取大桥(第2 / 5页)
最常见的,就是给炮弹装上压发或着拉发引信,然后由工兵埋设,通常用在交通要道或者是阵地前沿。
因为容易改装,埋设也非常简单,对炮弹没有要求,从203毫米大口径榴弹到60毫米迫击炮炮弹都可以,所以这些改装地雷在战场上的应用非常广泛,也就没办法统计出准确的数量。
正是如此,没有人知道伊拉克军队手里有多少地雷。
当然,地雷的威力绝对不容小觑。
在两伊战争中,地雷导致的伤亡达到了30万,仅次于炮击!
在幼发拉底河南岸,第17313机步营也遇到了麻烦。
挡住第17313机步营前进步伐的并不是伊拉克军队,而是成片的雷区!
因为知道守不住幼发拉底河大桥,所以在做部署的时候,哈瓦尼少将没在南岸部署防御部队,而是使用数万枚地雷,沿着南岸公路布设了10多个雷场,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反装甲地雷。
要说的话,伊拉克军队最不缺的就是地雷!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数据,在两伊战争期间,交战双方用掉的地雷都朝过了100万枚!
反人员地雷就不多说了,不管是谁踩上去,就算没有被炸死,下半辈子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
关键是反装甲地雷。
按照军情局提供的资料,侯赛因当局在两伊战争的8年当中,分多个批次,从迢曼帝国与西骆沙采购了大约30万枚反装甲地雷,而且在战争结束之前只用掉了三成,其余20余万枚全都储存了起来。
这些反装甲地雷全是大杀器!
不要忘了,迢曼帝国与西骆沙要直接面对东方集团,哪怕一直保持着进攻势头,也不敢指望能够彻底打败梁夏帝国,最后肯定得由攻转守,也就得在战略防御阶段顶住东方集团的钢铁洪流。
现在,伊拉克南部与波伊国低地省的边境地区都是生命禁区,埋设了数十万枚地雷。
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耗费数亿金元,进口了大量地雷。
此外,还自行生产了更多的地雷。
进口的主要是伊拉克没办法生产的反装甲地雷,以即用在子母弹、以即通过火箭布撒的小型地雷。
至于自行生产,其实是改装,而且多数由前线作战部队操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