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尴尬处境(第2 / 5页)
因为斯塔克是早有准备,所以取胜的概率更大。
现在的情况是,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未必在中转岛的西边,而且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很可能已经赶到。
就算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在中转岛西边,情况也不容乐观。
两支特混舰队汇合之后,必然会挺进北东望洋。既然是寻找纽兰舰队进行决战,梁夏海军必然是倾巢而出,还会让空军全力以赴。那么在接下来的决战当中,充当攻击拳头的并非两支特混舰队。
要论打击能力,空军的战略轰炸机远远超过舰载攻击机。
现在的情况是,第52特混舰队处在最为显眼的位置上。
在斯塔克调整作战部署之后,第52特混舰队就顶到了前面,担负起为登陆部队提供支援的重任。虽然第51特混舰队已经前出到中转岛西边,在第52特混舰队前面,处在最危险的方向上,但是第51特混舰队没再出动舰载机轰炸中转岛,因此从9日夜间开始就已处于隐蔽状态。
如果梁夏海军发起反击,肯定首先盯上第52特混舰队。
其实,在对部署做出调整的时候,斯塔克也是这么想的,准确说是把第52特混舰队当成了诱饵。
按照他的设想,如果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已经回到了中转岛的西边,在等待反击机会,那么在发现了第52特混舰队,或者说断定在中转岛的东北有一支特混舰队之后,白华伟很可能会率领舰队向东突击。
对此,斯塔克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道理也很简单,他就是纽兰海军当中,为数不多的支持发展轰炸机的少壮派军官当中的一个。
至于原因,也非常简单。
一支由组成的轰炸机大队,能够飞到5000千米之外,用480枚射程600千米的空射反舰导弹发起攻击。要达到这个打击规模,需要10艘“提康”级巡洋舰或者6个舰载航空兵联队的120架重型舰载攻击机。很明显,不管是军方最关心的突击力度,还是国会预算委员会关心的效费比,轰炸机都是最优选择,而且在现有技术之下,没有哪种作战平台能够超越轰炸机。
这样一来,将直接撞上第51特混舰队的枪口。
关键就是,为了达到突然性,在到达可以攻击第52特混舰队的海域之前,白华伟会让第四十一特混舰队保持隐蔽,比如保持无线电静默,主要依靠岸基航空兵或者空军进行前进侦察。
等他察觉到危险的时候,距离第51特混舰队已经非常近了。
或许,在遭到攻击之后,他才会猛然醒悟。
就算小心谨慎,采取更加巧妙的战术,比如由空军的大型预警机提供协助,从而在不打破无线电静默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动用舰载机执行侦察任务,也就有很大的可能发现埋伏在前方的第51特混舰队。那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最多不过是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跟梁夏舰队进行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