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国争霸 > 第222章 心腹大患

第222章 心腹大患(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原因就是,代号“夜鹰”的F-117A在数年前就已正式入列,纽兰空军也由此成为了第二支获得隐身攻击机的空中力量。通过F-117A隐身战斗机,纽兰空军肯定掌握了对付隐身攻击机的战术。

这里,涉及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特里凡的那部远程警戒雷达在3年前,也就是F-117A正式服役之后不久,进行了一次技术升级,而且由纽兰空军承担全部工程,在完成之后没有发布任何消息,甚至没有让梵罗空军承担相关费用。

按照军情局掌握的消息,此次改进与探测隐身目标有关。

主要就是,这部雷达离帝国本土,以及主要的海外军事基地最近,也就最有可能探测到帝国空军的隐身攻击机。

后者,则是在气动外形上下功夫。

因为任何一种特殊涂料多只针对部分波长的电磁波,外形隐身同样与波长有关,所以这也直接决定了,“攻-11A”只能在少数的雷达面前实现隐身。做为战术攻击机,肯定主要针对工作在厘米与毫米波段的火控雷达,对分米波段,以及波长更长的警戒雷达,隐身效果也就不会好到哪里去。

此外还有,在几个特定的方向上,“攻值不但没有减弱,反而超过了常规作战飞机。

正是如此,“攻-11A”的作战使用受到了严格限制。

对付远程防空警戒雷达就不是“攻-11A”的强项,要不然的话,丁镇南也不会安排武装直升机对付伊军的远程警戒雷达,让陆军航空兵打响波沙湾战争的第一枪,却没动用隐身攻击机。

换句话说,如果纽兰空军想要获取“攻-11A”的第一手性能数据,就得充分利用部署在特里凡的远程警戒雷达。要不然,纽兰空军没有任何理由自己掏腰包,为梵罗空军升级并不算落后的雷达。

此外还有,该雷达一直是由纽兰空军提供维护服务。

关键还有,特里凡有3座由纽兰军队控制,或者是与梵罗军队共用的军事基地,都有可能部署了野战防空系统。

正是如此,在首轮突击行动当中,帝国空军才没出动隐身攻击机。

这次的情况也一样。

就算远程警戒雷达受工作波长的影响,哪怕探测到了隐身攻击机,也未必能够获得准确数据,比如飞行速度与飞行高度,无法直接引导防空战斗机前去拦截,不过可以及时的发出防空警报,让承担要地防空的野战防空部队能部署到位,而且采取有效的战术,就能够对隐身攻击机构成威胁。

其实,在帝国空军组织的对抗演习中,野战防空部队早已经证明,提高防空系统的战场机动性能,特别是火控雷达的战术灵活性,能够把拦截隐身攻击机的作战效率提高数倍,大幅度削弱隐身攻击机的突防能力。

一台部署在飞行路线附近的火控雷达,就能够让“攻-11A”折戟沉沙。

显然,了解这套战术的,不止是帝国空军,还包括纽兰空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