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接踵而至(第2 / 5页)
其实,有很多f-4e(i)是在转向逃逸的时候,被追来的2个中队的“战-10b”用中程导弹击落。
必须承认,及时杀到的f-4e(i)机群确实解了燃眉之急。
只是,这些战斗机没能扭转局面。
也就一个照面,准确说是在转向避开f-4e(i)射出的中程导弹,然后加速进入到格斗空战阶段之后,战斗就迅速宣告结束。一个大队的(i)在全军覆没之前,没能在格斗中击落一架“战-11b”。
也就只是在转向规避的时候,有1架“战-11b”被“天空闪光”击落。
接下来的战斗,还是一面倒。
为了增强对海打击能力,梵罗空军不得不选择agm-84“鱼叉”反舰导弹,并且对已有的战斗机进行改进。
显然,由舰载战斗机发展来的f-4是最理想的搭载平台。
正是如此,在获得更好的制空战斗机之后,梵罗空军才把退居二线的f-4e(i)部署在南部。
在梵罗空军的作战体系当中,f-4e(i)的首要任务就是对付靠近本土的梁夏舰队。
因为纽兰远征航空兵就在特里凡,所以对梵罗空军来说,不用在这边部署专用的制空战斗机。
打到最激烈的时候,“战-11b”把机关炮都用上了。
实战证明,在第三代战斗机面前,即便是视距内的格斗空战,f-4e(i)这样的第二代战斗机没有半点胜算。
代与代之间的性能差距,根本没办法弥补。
按照斯兰驻军司令部的战报,只是“战-11b”就击落了差不多(i),而且几乎都是格斗空战的战果,随后杀到的“战-10b”还击落了大约(i),超过一半由中程导弹取得。
只是一场战斗,梵罗空军的f-4e(i)机群就全军覆没!
只是,这些f-4e(i)保留了完整的制空作战能力。
正是如此,梵罗空军才把这些战斗机派了出来。
因为使用性能稍微好一些的“天空闪光”中程空空导弹,所以f-4e(i)的超视距空战能力还在f-16c/d之上。主要的差距,体现在格斗空战方面,即f-4e(i)的机动性能远远比不上f-16c/d,而且配套的格斗导弹是用aim-9p改进而来的aim-9l(i),性能远不如纽兰空军自用的aim-9l。
这种导弹,不具备全向攻击能力!
采用l的编号,只是为了让梵罗空军掏钱购买,毕竟l型属于第三代格斗导弹,而p型是第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