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长途奔袭(第2 / 5页)
既然只能使用射程还不到100千米的kd-18c,那还不如出动“战-10ad”,完全没有必要动用“战-16ad”。
此外就是,等西北战场发起反击,更需要像“战-16ad”这样的重型作战平台。
道理也很简单,在高原作战,依靠更大的起飞重量,重型战斗机的作战效率远远超过轻型战斗机。
当然,撤走“战-16ad”机群没对作战行动产生太大的影响。
在天亮前,有2个“战-10ad”分队到达斯兰,而且都在天亮后出动,参与上午的作战行动。
如果需要,梵罗空军能在短期内向南部地区增派数百架作战飞机。
经过此战,帝国空军暂时掌握了梵罗南部地区的制空权,而空中打击行动也在24日进入到第二阶段。
主要就是扩大轰炸范围,由空中突击转为战场压制。
随着作战力量增强,以及打击目标的减少,最快在3天之后,就将开始轰炸南部地区的地面部队。
可见,在最初几天里面,依然需要重点打击敌人的防空部队。
关键还有,帝国空军投入了足够多的“攻-8fz”,帝国海军也出动了数十架“攻-6cz”为攻击机群护航。
这些海军的电子攻击机,全都来自波沙湾。
以帝国陆军为首的联军已经攻占了巴格达,正在按计划向北推进,围剿逃往北部地区的残敌。
伊军已被击溃,仍然在负隅顽抗的也是些残兵败将。
虽然在第一阶段轰炸中,已经摧毁梵罗南部地区的远程防空力量,但是仍然有部分野战防空部队得以幸免,而且大多具有很强的作战能力,其中不少还部署在特里凡附近,对过往的作战飞机构成了严重威胁。
放在以往,帝国空军至少都需要花费数日,甚至大半个月的时间来对付这些分散的野战防空系统,尤其是能够单独作战的自行高射炮,以及配备了火控雷达的防空导弹发射车。比如在波沙湾战争中,帝国空军在夺得制空权后,就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来搜寻与消灭伊军的野战防空系统。
只是这次,帝国空军没有这么做。
在24日下午,帝国空军就把“战-16ad”撤了下来,并且在当晚就转场飞回了本土。理由是,这些重型战斗机没有完成全部验收测试,可靠性不是很高,不适合频繁出动执行作战任务。
其实,真实的原因是配套的kd-24a还没量产,而且库存只有几十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