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干上一场(第4 / 5页)
此外,按计划,在主攻行动开始之后,第五陆战师得转战东海岸。
也就是说,最后在这边撑场子的,就只有第十七装甲师。
没有第五陆战师的协助,第十七装甲师在深入梵罗国境内后,也许根本就不需要梵军进行大范围调整,只是部署在斋普尔的那几个装甲师与机步师,就能制造巨大的麻烦,战局甚至有可能反转。
不是丁镇南不相信第十七装甲师的战斗力,而是到时候,能够用来支持第十七装甲师的力量非常有限。就拿战术航空兵来说,肯定得用在主攻方向,而巴铁这边的几支航空队还得照顾西北战场。
对丁镇南来说,现在的问题就是,在不对作战部署做出太大调整的情况下,确保第十七装甲师能够拖住梵军的主力部队,让梵罗当局坚信,东方集团的主攻方向一直就在这边,在东海岸的行动才是佯攻。
别看在斋普尔附近部署了数十万大军,几个装甲师与机步师都来自中央军,可是中央军的主力部队大部分在德城的北面,面对的帝国西北边防部队。在过去数十年里,梵罗当局始终把来自北面的威胁放首位。
显然,迪迦拉首先考虑的也是来自北面的威胁。
他最为担心的事情,其实就是在第十七装甲师与第五陆战师强攻斋普尔的时候,帝国西北边防军从无极高原冲下来。要是巴铁同时在西北发动进攻,哪怕是反击,牵制住该方向的梵军,也许要不了几天,东方联军的战旗就会出现在德城的上空,梵罗国也将随德城沦陷而灰飞烟灭。
就此局面,唯一的机会,就是赶在斋普尔遭到围攻之前消灭第十七装甲师,至少打掉第十七装甲师的主力。
要往根本上讲,其实是避免让斋普尔遭到围攻,解除斋普尔所遭受的威胁。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丁镇南已经不知不觉的走到了沙盘旁边。
虽然早就有了电子地图,可以直接投影到大屏幕上,但是为了照顾付卫民与侯晨晟这几个“老一辈”将领,丁镇南让参谋搭设了战场沙盘,并且标注出主要地点,特别是大城市的详细数据。
相对而言,战场局势在沙盘上是一目了然。
“看样子,还是得好好的打一仗。”
“怎么打?”
道理也很简单,部署在斋普尔的梵军主力部队,不但负责守卫德城南大门,还是战略预备队。
综合这些因素,就不难明白,迪迦拉为什么要急于拿南方派系开刀了。
在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也就能发现,此战的关键,其实就是在强攻斋普尔之前尽可能的消耗梵军的有生力量,逼迫梵军调动部署在斋普尔的主力部队,围歼第十七装甲师的设想也就成了空谈。
只是,这并非明智之举。
道理就是,西南战场本身就不是主攻方向,哪怕投入了两支主力部队,也只是为了欺骗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