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各取所需(第4 / 5页)
采用“三段式”接力运送战术的关键原因,并不是运力不够,而是战略运输机与大型运输机对起降场地的要求很高,比如跑道必须足够长,还需要进行铺装,而野战机场显然无法满足这些要求。
结果就是,不但运输效率非常的低下,还无法直接把坦克等主战装备直接送到作战部队手里。
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帝国空军投资研制了“运-15a”大型战略运输机。
从这个名字就能够看出,“运-15a”是介于“运-10a”与“运-11”之间的,能执行战略投送任务的大型运输机。
这里的“战略”指的并不是载重量与航程,而是运载大型货物的能力。
“还有什么需求吗?”
“能不能多安排一些直升机,加强我师突击航空旅?”
“我去想办法,应该没什么问题,毕竟也只是临时借用。”丁镇南没把话说死,因为他知道,侯晨晟提出这个要求,其实是针对第十七装甲师,因为现在也只能从第十七装甲师的突击航空旅借用直升机。
感情,侯晨晟要借此机会给付卫民上眼药。
“要求也不多,主要是能够运送大型设备的重型直升机,毕竟我们的重型直升机全都在登陆舰上。”刘尊山补充了一句,大概觉得侯晨晟有点得寸进尺,提的要求过头了,大家面子上都过不去。
在“运-15a”之前,也就只有“运-10a”能运送陆军的所有主战装备,包括大尺寸异型作战平台。至于载重量,反到不是硬指标,毕竟最重的主战坦克也不到60吨。航程就更加不是事了,帝国空军有几百架大型加油机,就算运输机的航程稍微短一点,也能够通过空中加油弥补。
因为运输机的服役时间达到了数十年,所以在设计阶段,必须把今后有可能出现的主战装备考虑进去。
“运-15a”的货舱尺寸,准确说是高度与宽度超过了“运-10a”。
此外,其运载能力达到了75吨,在对货舱地板进行适当的加强之后,能运载3个各重27吨的货盘。
这个运载能力,足以运送帝国陆军所有的主战装备!
“不管有什么要求,随时都可以找我。”
“行,我现在就去安排。”
在侯晨晟转身朝门口走去的时候,丁镇南暗示了刘尊山,让他在送走侯晨晟之后返回司令部。
由空运支持陆战队发起突击,关键就是“运-15a”。
在“运-15a”之前,帝国空军采用“三段式”空运战术。首先是由战略运输机,也就是载重量高达150吨的“运-10a”把装备物资送到距离前线最近的大型机场。接下来由大型运输机,即载重量为60吨的“运-11”把装备物资运送到距离前线更近,而且无法让战略运输机起降的前沿机场。最后才由战术运输机,载重量为30吨的“运-9”把装备物资送往由作战部队控制的野战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