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顽强奋战(第3 / 5页)
不说别的,在大陆战场那边,几支主力部队就很少安排AL-100A参战,大部分时候是在后方培训炮手。
所幸的是,在代奥格尔这边,AL-100A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
虽然梵罗陆军拥有数千门大口径火炮,仅自行榴弹炮就有2000多门,而且全是从西方列强进口,比如纽兰共和国的M109系列,但是其主力炮兵部队,全都部署在西北,编在中央军之下。
其他作战部队,有很多还在使用第二次全球大战时期的火炮。
这些“古董炮”就算还能用,也绝对不是AL-100A等新式火炮的对手,只是射程差距就没法弥补。
在完成部署后,AL-100A就只能依靠人员,或者是轻型车辆牵引机动。
显然,这跟不上现代战争的节奏。
哪怕在理想状态下,AL-100A从部署状态转为行动状态,6名炮手都要忙碌10分钟,而且需要用车辆牵引。
按照帝国陆军做的测试,就算是在平原上,把1门处于部署状态的AL-100L转移到500米之外的备用阵地,至少都需要20分钟。如果是在地形崎岖的山区,至少需要30分钟,还得有车辆可用。
可见,要想把AL-100A当成野战火炮使用,至少得为其配备牵引车辆。
当然,送往前线的,不止是00A。
另外一个炮兵连装备的是120毫米重型迫击炮。
要说的话,重型迫击炮才是轻装步兵部队最主要的压制武器。
此外,PJ-120还是帝国陆军最后一种在第二次全球大战期间投产,还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武器。
只是,现役的PJ-120F与大战中的型号几乎没有相同的地方。
一般的军用吉普车就行,5吨级的越野车就最好不过了。
正是如此,在列装AL-100A之后,帝国陆军就发现,必须为装备AL-100A的炮兵部队提供牵引车。
可问题是,这么做,就让AL-100A的“轻型”优势变得毫无意义。
说得直接一点,在需要用到AL-100A的战场上,轻型榴弹炮几乎没有生存能力可言,而在AL-100A能生存下来的战场上,又无其用武之地。要知道,跟常规的榴弹炮相比,AL-100A的射程实在是短得可怜。至于说提供牵引车辆,甚至装到卡车上,又会丧失由通用直升机吊运的轻便优势。
要说的话,就是发现了这些问题,帝国陆军对AL-100A的态度才不冷不热,一直没有大批量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