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各为所战(第3 / 4页)
不过,让“攻9b”发挥出战斗力的,其实是另外一种飞机。
没错,就是“指10ag”联合指挥机。
在波沙湾战争当中,“指10a”就已大展风采,在空中打击与地面作战阶段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按丁镇南给出的评价,如果没有“指10a”,发动地面进攻之前的空中打击行动至少得延长一个月,而且会在地面进攻当中遇到更大的麻烦,遭受更大的损失,以及耗费更多的时间。
不是说炮兵没有存在的价值,而是现役的火炮已经够用。
当然,炮兵在效费比方面的优势,暂时还不会被其他的支援平台超越。
至于压制与消灭敌人的远程炮兵,其实是突击航空兵与前线航空兵的任务。
正是如此,在站稳脚跟之后,陆战队就把一个突击航空营的20多架“直7w”部署到代奥格尔。
这是陆战队最新式的武装直升机。
如果不是临时调整,甚至不会在代奥格尔部署ph300b。
毕竟防区就那么大,能够部署炮兵的地方不多。
再说,只有“运15a”能够向代奥格尔运送战斗全重超过30吨的自行榴弹炮,因此要向前线部署自行榴弹炮,那么送到前线的主战坦克或者步兵战车就得减少,而陆战队显然更想获得后两种主战装备。
关键还有,陆战队就没想过要跟梵军进行炮战。
其实,炮战本身一直不是帝国军队的强项。
虽然是由已经服役20多年的“直7”改进而来,但是跟之前的“直7”相比,w型的变化非常巨大,只是起飞重量就增加到11吨,成为了货真价实的重型武装直升机,战斗力也是水涨船高。
此外,在升级火控系统之后,“直7w”能使用陆军与陆战队的所有弹药,包括由陆军投资研制,之前只提供给陆航武装直升机使用的kd28型重型反坦克导弹,对地打击能力得到大幅度增强。
关键还有,空军已经将一个大队的24架“攻9b”部署到巴尔梅尔的野战机场,听从前线指挥官调遣。
因为作战半径由600千米缩短到300千米,所以“攻9b”不但能够满载弹药起飞,战场巡逻时间也提高到了2个小时。24架“攻9b”轮番出动,能够确保在任何时候,至少都有4架在空中待命。
接到召唤之后,这些攻击机能在15分钟之内,将携带的几吨弹药全都投出去。
别看帝国海军一直都有巨炮情节,非常重视大口径舰炮,而且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中,帝国陆军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炮兵部队,巅峰时期装备了差不多20万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可是在大战之后,特别是空军成立,新的陆军航空兵诞生之后,帝国陆军对重炮的热情顿时就一落千丈。
不说别的,除了从东骆沙引进许可证生产的zs86r,帝国陆军炮兵部队的主力,竟然是在20多年前设计,已经进行了3次升级改进的毫米自行榴弹炮,而且按照帝国陆军的规划,zs66肯定还要进行第四次升级改进,继续服役30年,到时候会不会被全新设计的自行榴弹炮取代都还是个问题。
主要就是,火炮在帝国陆军支援火力体系当中的地位是越来越低,而研制、采购与装备一种全新的自行榴弹炮,需要突入数十亿,甚至上百亿金元。对于分到的军费本来就不多的陆军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承重的负担。相对的,在帝国陆军的装备项目中,优先权在自行榴弹炮之上还不少。
此外,炮兵不是唯一的支援火力。
能够取代炮兵,或者说比炮兵更加优越的支援平台实在是太多了,比如陆航的武装直升机与空军的前线攻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