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痛下血本(第2 / 4页)
虽然不是军人,但是敏锐的政治眼光,让迪迦拉能看到很多会被军人无视,或者不会认真对待的细节问题。
比如,东方联军其实一直在加强西北方向上的兵力部署。
除了进驻巴铁的第二十四机步师之外,在梁夏帝国西北地区,第三十三步兵师也一直在加强。按照情报机柜提供的报告,第三十三步兵师肯定能够在12月之前,最迟12月的中旬完成整编。虽然冬季会大雪封山,但是梁夏陆军在该地区苦心经营数十年,早就在无极高原的南麗修建了前进营地。关键是,早在梵罗国参战之前,第三十三步兵师的先头部队就已经进驻前进营地。
包括梵罗国在内的众多国家,全都是这场大战的牺牲品,而且纽兰共和国对此也是爱莫能助。
回到驻地之后,汤普森立即联系了杰克逊。
为了保密,他使用配发给情报人员的卫星电话,没有使用梵军的通信网络。
虽然这套有线通信网络是由纽兰共和国的企业承建,但是在交付之后,就一直是由梵军管理。哪怕给纽兰驻军保留了专门的通信线路,也很容易被窃听,何况梵军内部从来都不欠缺敌国的间谍。
卫星电话的信号不太好,而且通信时长很有限,主要是补网发射的几颗通信卫星还无法做到全球覆盖,因此只能在特定时段使用卫星电话,而且每次的通话时长都很有限,一般不超过15分钟。
要说的话,在初期,特别是正式参战之前,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梵罗高层对此问题有很清楚的认识。
正是如此,才拖到纽兰海军奔袭霍瓦依群岛之前才出兵参战。
可问题是,在正式参战之后,梵罗高层却犯了糊涂。
不要说那些野心勃勃的高级将领,即便是一向理智的迪迦拉,也因为战争初期算不上重大的胜利患上了臆想症。
要说的话,在替梵军出谋划策的时候,以杰克逊上校为首的纽兰军事顾问,就通过各种方式发出暗示,希望梵罗高层能保持理智,不要想当然的认为纽兰共和国会为了这个隔着半个星球的盟友赌上国运。
在汤普森汇报了跟查吉特会谈的事情之后,杰克逊没做指示,只让他耐心等待。
对此,汤普森也是无可奈何。
其实,就在汤普森去见查吉特的同时,杰克逊也去了总理府,单独跟迪迦拉谈了差不多两个小时。
谈的,无非也是战局发展的问题。
要说的话,迪迦拉对战局的担忧还远在查吉特之上。
如果为取胜付出的代价超过了胜利带来的好处,战争就不再是唯一的选项。
不管文学家把战争描写得多么的罗曼蒂克,它也只是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而不是需要去争取的目的。
摆在汤普森等军事顾问面前的问题是。
如何才能够在不对同盟关系产生影响的情况下,让迪迦拉等梵罗领导人认识到,并且坦然的接受既成事实。
什么既成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