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我的科学时代 > 第一百八十七章 完全是在考验干部的想象力!

第一百八十七章 完全是在考验干部的想象力!(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217.2公斤,这个数据几乎占据众人的大脑,刘微、林婉和年轻司机全都明白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

纯系试验搞作物产量提升较为困难,中华育种史始于1912年,然而,作物产量根本没有得到大幅度提升,甚至说……没有任何改变。

因为,育种是一回事,推广新品种又是一回事。

培育高产作物,杂交试验是最好的方法。

余华以前看过不少历史类小说,许多主角拿着高产土豆和高产玉米回到古代栽种,认为亩产量不会变化,实际上,作物种子一直存在退化现象,性状并不稳定。

刚开始产量会非常高,但随着时间推移,繁衍一代又一代,亩产量一直持续下降。

别克汽车内有些沉默。

远方正在收割小麦的农民或者麦客,见到平稳行驶的别克汽车,眼中透出一丝羡慕和敬畏,接着埋头干活。

“粮食……”余华凝望窗外丰收景象,默默思索关于粮食的问题,他是一个居安思危的人,有着极其强烈的忧患意识,什么半自耕农和贫农这些问题不该他操心,他在意的是粮食产量。

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有抗日战争,数年之后饿死三百万人的河省大饥荒,远有因为粮食而引起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饿死,是最凄惨和最可怜的死法,而中华饿死之人,不计其数。

想要维持作物高产量,必须科学育种和杂交培育,持续不断的投入。

此话一出,车内瞬间安静,驾驶汽车的年轻司机双手猛地一抖,车身略有偏倚,整个人赶紧扶正把稳方向盘。

“亩产217.2公斤?”林婉和刘微异口同声道,双眼死死盯着余华,眼中尽是难以置信之色。

震撼!

深入内心的震撼!

“余华,怎么了?”看着陷入思索的余华,林婉询问道。

“没什么,我在想能否通过基因育种的方式培育高产麦种,我曾在一本外籍学术期刊上看过一篇关于作物杂交育种的文章,里面提出通过孟德尔先生创造的杂交试验法培育高产玉米,试验田亩产量数据达到217.2公斤,提升非常多,这篇文章的作者准备攻关300公斤级高产玉米。”余华看了一眼林婉,整理一下思绪后,脑海记起不久前阅读的学术期刊文章,借机拖出基因育种的方法。

基因育种,可以简单理解为杂交育种。

育种作为一项科学性的工作,理论基础来源于遗传学,遗传学作为一门二十世纪新兴学科,还处于萌芽阶段,人们并未真正仪式到遗传学的真实价值和重要性。

全世界的作物育种基本采用纯系试验法,仅有美国和德国走在最前列,搞杂交试验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