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六百一十六章 无才是德,不是文盲是德

第六百一十六章 无才是德,不是文盲是德(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朱允炆正在审阅安全局递送来的文书,宋晟找上了门,张口就要三百万两银子,着实把朱允炆吓了一跳,不就是让你去养马,至于如此狮子大开口,不怕夏元吉知道之后把你给刀了?



7017k

解缙自己没意见,皇上需要一个能抗弹劾的肉盾,那自己就得站出来,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王绅之死与京师初等学院的争议,在十二月中旬落下帷幕。

此时,各地官员纷纷进入京师,到了京师之后,大家就自由了,寻亲访友,拜会官员,请客吃饭,逛逛青楼,这都可以,反正大朝觐定在了十二月二十五日,还有些时间。

安全局开始了昼出夜也出的状态,就连安全二局的女子们,也开始收集起情报。

解缙、郁新、陈迪身为内阁大臣,拜会着自是络绎不绝,六部尚书、侍郎家门口,来往的人也不少。但这些官员都很自觉,无一例外闭门谢客,无论是地方知府,还是布政使,谁来都不见。

朱允炆就问了,你们有钱请先生到家里读书,和女儿见面,没问题,那皇后请先生到学堂,给女子们上课又有什么问题?

你们的女儿能和兄弟一起学习听课,大明百姓的女儿就不能了?何况人家还专门设置了男童班、女童班,你们还有什么好计较的?

君子教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就是告诉你们,自己想做的,也得允许别人去做啊。如果你们反对京师初等学堂,那好,咱就一起反对,大明百姓的女儿不允许请先生,那你们也都别请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朱允炆也懒得搭理这些官员了,解缙、杨士奇把握住机会,为京师初等学院正名,认为女子孩童入初等学院并无不妥。

而一向传统守旧的方孝孺也在此时站了出来,认为女子通文识字,方可深明大义,固为贤德,算是彻底结束了这一场纷乱。

作为朝廷的中流砥柱,解缙等人很清楚什么钱该拿,什么钱不该拿,比如南洋贸易赚的钱,那是可以伸手的,但朝觐官员的孝敬,那是万万不能要的。

经过白莲教、公子李祺等一干事件,京师的安全局力量已经膨胀到了巅峰,兵部说不出来安全局有多少人,却知道皇上已经在京军中选拔了几次军士以充护卫了。

皇上原来的护卫军士可不是辞职跑路了,而是就地转业,加入了安全局。

现在的安全局虽然没有洪武时期的锦衣卫有派头,有威严,但其广布程度,未必比锦衣卫差多少。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稍微有点脑子,就不会收黑钱。

可毕竟有个词叫做见钱眼开,京官在京师,花销大,节流有点困难,总需要开源……

为表王绅贡献,朱允炆特许以马车送其棺回义乌,王绅的棺木出京师时,沿途无数百姓送别,就连大报恩寺也一度停工,无数灾民带着自己的孩子站在路旁,一路送其离开。

百姓的心是敞亮的,他们不会表达那么多想法,却会以自己的行动告诉世人,什么人是得人心的,什么人是失人心的。

朱允炆思考再三,认为是谁手京师初等学院都容易成为靶子,说不得日后还会惹出不少弹劾,如果心理素质不过关,或地位不够高,很容易被言官欺负。

于是,朱允炆再一次重用了解缙,任命解缙兼任京师初等学院的院长,同时还附带了一条,杨士奇统管相应教务事宜。

换言之,解缙只是一个招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