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黜龙 > 第二十三章 振臂行(6)

第二十三章 振臂行(6)(第3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说句良心话,当尚怀志按照约定在自己熟悉的济阴城西城门延伸墙那里,发现自己中了埋伏时,虽然一瞬间沮丧至极,却居然没有什么惊异之态,反而只是长叹一声,便狼狈俯马而走,身后的李枢的接应都没上来,便潦草结束了这次偷城。

“便是临时凑了点人,说句良心话,也该给牛达或者徐大郎那里送的。”雄天王还是那般中肯。

但这般的中肯的言语也让众人一时沉默了下来——他们委实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半日,还是李枢这位黜龙帮的大龙头勉强提起精神,复又看向了尚怀志:“尚兄弟,你城中那个旧部可靠吗?”

“自然可靠……”尚怀志马上应声,但声音立即就小了下来,几乎带着一丝祈求。“李公,今晚派一位大头领压阵,再让我试一试。”

“我亲自给你压阵。”李枢微微颔首,复又严肃叮嘱。“其实依我看,能偷城固然是好的,但万一不行,把人接出来,大约问清楚城内情形,让雄天王走一遭,把人质位置寻出来,倒也是无妨的。”

“不是这个意思。”李枢见状只是置若罔闻,反而说起了另外一个道理。“若是咱们向东进取,一旦成功,必然震动天下,到时候朝廷必定会来围剿。从眼下来说,东都那里是没有兵的,但正在募兵,估计过完年就有兵了,到时候这里也有可能被攻的,所以,要尽量拿下济阴南半郡,努力联通芒砀山,跟淮右盟勾起来,才有回转支应的局面。莫忘了,济阴最南边的单父县再南边,就是砀县了。”

这个说法合情合理,让人无可辩驳。

单通海也趁机装模作样点了点头:“如此,只要梁郡兵马动起来,咱们就要立即下狠手,玉石俱焚了。”

“单父……不是单大郎祖籍所在吗?”尚怀志明显还是对玉石俱焚四个字难以接受,而前面的什么黜龙帮内部小纷争他懒得理会,但后来的单父两个字,却让他抓到了一点什么。“有没有可能,直接越过济阴郡城去,将单父取下?然后从单父进取济水南岸几县,从外围包住济阴郡城,使之成为死地,迫使城中降服?”

“我家二十年前就被大魏朝廷逼着从单父迁出来了……”单通海嗤笑一声。“不然也不会在济水上厮混,来做黑道。”

尚怀志赶紧点头,其余人想说话,却终于是没开口。

就这样,众人计议一番,说来说去,总还是觉得棘手……或者说,到了眼下这个地步,只要城内宋氏父子不犯错,那基本上可以认为,很可能就要耗一耗时间,来一手靠着超阶武力的“玉石俱焚”了。

只不过,对于“玉石俱焚”这种东西,单通海和王五郎可以不在乎,人家家小全在城里的尚怀志不免要耿耿于怀的,而雄伯南这种计较义气的,李枢这种需要顾全大局的,也都不免觉得不是滋味。

也正是因为如此,军议最后还是通过了尚怀志带来的那个提议——顺上一个主动联络他的城内旧部,尝试晚间偷城。

而到了这日晚间的时候,黜龙帮的逆贼们再度遭遇到了可耻的失败,英勇的大魏济阴军民们再度获得了光荣的胜利。

“这个方略其实是极对的。”李枢稍作思索,也是摇头。“但我们力量不足,因为想要对城内造成震慑,需要迅速扫荡南面四县,稍晚一点,梁郡援兵可能就到了,届时还得强攻。”

“若是这样,从这里分兵也不妥了?”雄伯南也有些气闷。“到时候想收回来反而耽误时间。”

“何止如此?”王五郎也正色道。“这是攻心之计,不要说兵力收回不收回来,只是一分兵,城上怕是就晓得,咱们拼尽全力不过是这五千兵的架子,反而会轻视我们,使得计策大坏。”

“仓促起事不过十来日,徐大郎在打东郡最后一县封丘,汲郡兵马围了澶渊,牛达仓促去顶,雷泽那里孤城在东,根本不敢动,分了这三处,还要留些部队控制地方,能凑五千兵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哪里指望仓促间还有援兵?”雄伯南苦笑一时,彻底无奈。“我以前想过无数次举义的情形,却哪里想过,举义这般艰难?”

“不至于。”李枢赶紧安慰。“说到底,我们不过是投鼠忌器,大局始终在我们……而且,张龙头那里昨晚还来信,说尽量将新军凑一凑,到时候看看规模,决定给哪边发援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