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黜龙 > 第一百六十章 陇上行(9)

第一百六十章 陇上行(9)(第4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有点像……”崔肃臣叹了口气。“但是怎么说呢?无论如何,懂得太多了,而且太远了,反而给人一种不切实际的感觉,总觉得会在哪里栽跟头。不像李四郎,昔日在东都隐忍过了头,在武安没憋住,显得真实了许多。”

“这俩人怎么成友人的?”崔傥诧异来问。“他们俩当日在东都,难道没有相约‘相避于天下’?”

崔肃臣一声不吭。

区区一个小册子,不过几页纸,他须臾看完,复又翻回来继续看,反复看,一直到有人来喊,方才收起来藏入怀中,往堂上而去……也是让来喊他的晚辈感慨,不愧是臣字辈最出色的一位,居然手不释卷,立在这里等长辈传唤的机会也要看书不断。

入得堂上,客人已经走了,崔二郎朝坐在主位上的小叔祖,也是崔氏大房中的辈分最高的一位,同时还是前东齐登州大都督,还是杨斌的正经亲家崔傥,俯身一拜,便坐到了一旁。

崔傥穿着一身简单朴素的麻布衣,先摆弄了一下身前的一些奇珍礼物,然后摸了摸其中一颗黑色玉石棋子,方才抬头来看:

“你之前去武阳军中见了那些人,只说那个李四最为出众,跟着他回武安走了一圈,然后又去平原见张三,恰好听说这俩人是东都旧友,你觉得这两人各自如何?孰上孰下?”

崔二郎沉默了一会,认真来答:“李四郎这个人,许是之前在东都压抑久了,此时稍作伸展又被四面夹住,所以显得格外恢弘严厉,是个有野心但不能伸张的人……不过,他治军整肃,待人也有身段,尤其是,那武安郡卒,区区一年多,格外整齐,明显胜却河间大营士卒许多,更不要说黜龙军了,所以,绝对不可以轻视。”

随即,崔二郎便要二十六郎去招待谢鸣鹤住下,自己去寻长辈。

“且住。”谢鸣鹤忽然想到什么似的,当场喊住对方。

“什么?”崔肃臣一时不解。

“这个东西……”谢鸣鹤从怀里掏出一本小册子。“咱们那位陈公子让我给你的,也是张三郎首肯的,你拿去看看……只是草稿的草稿,远远没成,不要轻易外传,但确系是我们这位张龙头搜肠刮肚出来的本意,我跟陈斌都提过意见,准备署名的……你结合着这两年黜龙帮的军政作为,看一看也好。”

崔肃臣不明所以,只是点点头,藏在怀里,便往前面去了。

“有野心,有能力,而且尤其是擅长兵事,但受制于形势吗?”崔傥若有所思。“那这种人还是要尽量示好不要得罪的,否则一朝开了枷锁,咱们家又在人家门口,说不得就要做了勐虎下山的踏脚石。”

“确实。”

“那张三呢?”

“张三郎这个人,也是个有大野心的人,而且脑子非常清楚,别人造反,只是早一步看一步,最多是看个两三步,约束下军纪就了不得了,但此人造反,好像一开始就把新朝制度给想好了,想着要如何吸取教训,建立一个全新全样的新朝了……战略规划,敌我分野,更是一开始便门清。”崔二郎正色道。“而且,官僚怎么挽留,民心如何拉拢,豪强怎么防备,士人怎么结交,世族要的是什么,军队该怎么分派,地方上政务从哪里开始,他似乎也都一清二楚。所以,看起来好像什么都做得不是太好,却总能事情串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来一起发力。”

崔傥沉默许久,也觉得匪夷所思:“照你这说法,他像是个前半辈子积年研究如何造反,如何建立一个新朝的人了?而且还能学以致用?莫不是真的黑帝爷点选?毕竟来了个副司命,后面肯定是大司命点头的。”

走到前面,早有宗族兄弟来告,说是有客人自西面来,在与叔祖闲聊。

崔肃臣便是这一代最出色的子弟,也只好等在侧院廊下,等了片刻,一时无聊,便干脆就在廊中翻出那本几张纸缝在一起成的小册子来。

打开一看,上来第一句话就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黜龙帮当奉天道而顺人道也。”

这话口气太大,饶是前一句已经听过了,此时看了后一句,也不禁立即吓了一跳。

再往后翻,赫然是之前种种施政纲领,而且写的极为详细,譬如之前那日议论的一些政策,如重科举、强制少年筑基识名,宽刑律,不连坐,开释官奴,烧高利债之类,也在其中,如此细致,自上而下罗列清楚,分道分明……居然一时看的入了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