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 >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 第305节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 第305节(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康熙憎恶的是,这群人一个个在朝堂上都是自诩道德君子,却任意践踏他的信任和善意。

民间欠钱不还的人都会被唾弃,他一分利息不取,只是限期还钱,这群人不但不还钱,还连连借钱。

更让康熙厌恶的是,他对臣子的好意,成了掌管国库的一些官吏讨好人的手段。

钱借出去了,没钱花的是他,是大清,人情却落在了那些官吏手中。

趁着索额图筹备军需的时候清点出的国库欠银和官吏滥批欠条之事,康熙要让这群人明白,国库的钱和皇帝的善意,都是不能挥霍的东西。

一日后,左副都御史许三礼上书弹劾众臣借国库银钱不还之事。

许三礼启奏,皇上让家境较为困难的宗亲勋贵大臣借银钱,本是仁义之举。但有些人得寸进尺,只借不还,至使国库空虚,此举等用于贪污,应该严办。

许三礼又言,皇上应该把国库讨债列为定制。

逾期不还之后,先规定一月宽限期,让大臣上奏是否真的有困难,并且派人搜集其家产情况。

一月之后,若大臣家境真的困难,皇上召集大臣商议,宽限时日;若非困难,便限其一定时日还清钱款,若不还,则家产和俸禄抵债。

康熙做事看似偶尔头铁,实际上每次头铁的时候,他心里都有计较。

只是对他而言,事情可能有五分成功率,他就可以赌,不愿错过机会。

若是有六分成功率,那就是优势在我,完全不用犹豫。

成大事者,各个都有很强的赌性。

且这些明明有钱却不还的大臣,应该公之于众,在城墙上张贴欠钱的告示,并刊印在报纸上,供民众唾弃。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华夏自古以来最朴素的道德观。若大臣连最朴素最基本的道德观都没有,何堪为官!

许三礼弹劾一出,康熙面色阴沉。

他愤怒这些欠债不还的人,并非是国库空虚。

有他的至交好友小舅子天天在海外风里来雨里去给他赚钱,又停了几年大的用兵,国库和内库现在还算宽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