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第3 / 3页)
不好意思晚了,晚上再写一章,尽量赶在九之前。
“辽王妃,是家祖父的学生。”杨大器简短道。
吴老尚书惊了,“杨阁老,是辽王妃的恩师?”辽王妃居然是杨阁老的学生,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不光吴老尚书吃惊,举座皆惊。杨阁老是什么身份,能做他的学生,这辽王妃何许人也。
“启蒙老师。”杨大器微笑,“辽王妃三岁那年,家祖父给启的蒙。”
这话一出,众人不只是吃惊,是想要晕倒了。
“这样很不好。”青雀摇头,“你哥哥看着精神很差,若是他去的早,张皇后岂不成了张太后,张氏兄弟岂不是会继续嚣张跋扈?没天理。”
“妞妞不喜欢么。”阿原侧过身子,微笑看着爱妻,“那,四哥便想法子,让张氏做不了皇太后。”——
皇帝的家事也是国事,辽王一家在皇帝接连夭折两个儿子的时候奉召入京,其意不言而喻。朝臣们都是很负责的,纷纷对此事发表自己的高见。
礼部对此尤其关心,吴老尚书的值班房中,礼部多位要员齐聚,不知谁提起“国本”“立储”大事,众人都是大为关切,“辽王,辽王的几位殿下,性情、人品如何?”
“辽王是先帝爱子,辽王府的几位殿下也是龙姿凤质。”礼部吴老尚书对辽王、辽王的儿子们倒是没什么意见,可是,“辽王妃却不是幽娴贞静的深闺妇人,最爱抛头露面,不守本份。”
杨阁老德高望重,如今已是九十多岁的高龄,依然身体康健。“积德行善的福报!”提起杨阁老,谁不敬仰。
启蒙老师是什么?幼儿时便开始教导,手把手教孩子学写字,从“人之初,性本善”开始教起的老师啊。莫寻常百姓了,便是大富大贵的人家,启蒙老师也不过是老秀才之类的人。这也难怪,真正有学问的大家,你让人家教孩子学写“一二三”,也太大材用了不是?
杨阁老这样的长者做启蒙老师,皇太子都没这待遇好不好。辽王妃究竟是个什么来头,竟有幸让杨阁老这样的大儒为她启蒙?
神奇的辽王妃。
作者有话要:谢谢mybirds送的地雷,谢谢大家的支持。
一个王妃,守在王府相夫教子便是,做什么将军,打什么仗。
附合他的官员很多,唯独礼部左侍郎杨大器一言不发。
“杨大人有何高见?”吴老尚书见杨大器这样,有些奇怪。杨大器素有才具不,他的祖父,可是成化初年便全俸致仕的杨阁老,最为清流士林所敬重。他为何会一言不发,是不同意么。
“仆不便开口。”杨大器欠欠身,“事涉辽王妃,仆应当避嫌。”
吴老尚书纳闷了,“为何?”辽王妃是武将出身,和你有何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