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九 一箭双雕(第2 / 3页)
泠然也得知原来周太妃嫌弃万贞儿的年纪,都同她这个做娘的一般大了,坚决反对宪王纳她为妾,所以两人有些水火不容,今日太妃生日,万贞儿不敢前来触霉头。
仁寿宫中陈设寻常,周太妃看来年轻得很,他们参拜时重庆公主与驸马俱已带着几个孩子在侧。
泠然瞧重庆公主和驸马面貌都很慈和,两人气质都不错,只穿着规定的朝服,倒比那个疯疯癫癫的固安公主更有皇家风范。
他们一家子叙谈的都是场面话,诸如近日来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之类的,大概是侍者众多的缘故。也还没说了几句,就有内侍传旨说戏台前已备好,皇上和汪太妃等人马上就到,请他们动身。
后世能在紫禁城看到的长春宫戏台是慈禧太后兴建的,这时内宫金水河外倒有两个超大的戏台,却是为文武百官准备的。
陈准道:“奴才倒想起一人。”成绶帝点头示意他讲。
“内官监掌印太监尚铭。”
这内官监掌管的是采买内廷所需,油水丰厚得不得了。
成绶帝奇道:“尚铭?此人靠的是搜刮皇家财物讨好楚留香,武功也寻常得很,推他担任,太傅自然是会答应,不过于朕有用么?”陈准笑道:“此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爱财如命,皇上您看他,连御用之物都敢打主意敛财,对公卿名门,更是不会放过。满朝富得流油的都是楚派武将,东厂是权利多大的地方?他权利大了之后,不得罪那些个权贵此人就不姓尚了!得罪楚派之后他能依靠的是谁?应该只有皇上了罢?”
成绶帝一听甚为有理,笑道:“就按你说的,速去拟旨。”
伞日是周太妃生辰,因天气寒冷不适合坐在室外,戏台就搭建在仁寿宫后一个小堂里,台子很小,场面倒也热闹,为了衬托喜气,摆上了许多腊梅水仙等盆栽。尤其是宫外来的几个孩子在得到太妃的鼓励之后跑来跑去地玩耍着,给严肃的皇宫添了许多生活气息。
泠然看李唐妹的目光就一直落在宪王的身上,暗暗叹气无语。
本来秉笔太监是草包,如今他死了陈准自然而然接替他的位置,忙遵旨待退下。
“还有一事。”成绶帝唤住他“必定要弄清楚表王为何会放弃了那门婚事。”
“奴才遵旨!”
成绶帝与两个亲信太监商议之时,泠然和李唐妹早就跟随了宪王朱见深在一大堆内侍的护送下来到仁寿宫。
宪王一路上并没有再看李唐妹一眼,在不知情的人看起来,两人好像没有半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