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第1 / 3页)
“这画放在当今自然没什么不对劲,可在南朝,他们却不像咱们一般说‘六‘,而说‘陆’。”
“多谢殿下赞赏。这回还真是带了一卷好东西回来,打从十年前我就看上了一幅画,但是那家的老头子说是家传之宝,死活不卖。说来也是令人唏嘘,这回我到杭州,刚好遇到他家落难,我竭尽心力相助,那位老丈最后才将这幅画转卖于我。”苏茂有些兴奋地说道。
楚懋与苏茂听了皆若有所思。
阿雾走到画边,“那好,我先说说我的意见,请殿下和苏姑娘一评。”
看画风和布局,阿雾心头一震,这幅画该不会就是失传已久,传说中张端的吧?张端其人,是三百年前南朝的宫廷画师,是其奉命而作,据说画成那日,瑞光千条,乃是绝世佳作诞生之兆。古往今来,有幸观之者无不惊艳膜拜。世上流传的仿品也多,难辨真伪。
阿雾从题跋处走起,“这些题跋不假,而黄先生、定真大师也皆以为此画为真,只是他们鉴画时都忽略一个细小的地方。”
楚懋和阿雾都有些心急地走到画前,饕餮视之。
阿雾走到画中央一处闹市区,“你们瞧,这店中小二手比‘六’字,口里也说着‘六’字。”
待楚懋意犹未尽地欣赏完全画,转过头看着阿雾道:“你以为此画如何?”
甚至有前朝大儒黄永、定真的题跋,也难怪苏茂敢如此笃定此画的真伪。
阿雾此刻已经坐在椅上休息了一小会儿了,她看了看苏茂,有些歉意道:“我以为此画是伪作。”
此时阿雾正站在题跋处,以阿雾看来,这幅画无论从绢质、墨色、笔法来看,都无疑是南朝之风,与张端的其他传世之作相比,画风也很相近神级系统。画风宏伟、布局严谨,五米之绢上,人物多达数百,实在是“工程浩瀚”。再看画上题跋,有不少名人的收藏印,都鉴定此画为真。
苏茂浓丽的眉毛一挑,当场就有发作之像,冷笑道:“哦,敬听王妃高见。”
阿雾见她小心翼翼地将画卷搁在左首长几上,缓缓展开来,到右端约有五米长。
楚懋和苏茂顺着阿雾的手指看去,都点了点头,那小二的口型的确是个“六”。
苏茂站起身,朝二人颔首告罪,退回更里头一间。须臾有侍女抬了几条长几出来,在屋中一字排开,又将屋内的茶盏收走。苏茂再次转出时,手中则捧了一轴画卷出来。
“这有什么不对吗?”苏茂问道。
“来之不易,倒让我想开开眼界了。”楚懋启唇笑道。
阿雾谦虚地笑了笑,“略懂。”
阿雾也不以为意,她理解苏茂,若是自己有一幅得意之画,突然有人跳出来说那是假的,她也不会有好脸色。
楚懋缓缓在画前挪步,并不言语,苏茂也不催他,转而到阿雾的身边:“想来,王妃于画道也颇为精通。”苏茂见阿雾目不转睛地盯着游春图,因此有这一说。
楚懋的眉毛也微微挑挑了,唇角微翘,仿佛在说,“看你怎么圆话?”
“殿下,以为如何?”苏茂嘴角噙笑。这幅画,唐秀瑾看了也目瞪口呆,断为真品,不过苏茂如何也不肯割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