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之争 第二百七十七章 旗鼓(第1 / 2页)
皇帝陛下要用他来平衡太平公主与平王李隆基,这一点早已是心照不宣之事,那既然如此,皇帝陛下在他入朝之初便安排他来这监察院又是什么意思?无非便是想要他来掌握这大唐官员的咽喉之处,好使他进一步的获得更多的权势。如此一来,不管怎样张宏都必须得按照皇帝陛下的心思去完成上位的过程。
再者来说,这时的张宏已经隐隐察觉到皇帝陛下在最初派他来这监察院时,或许便已经是知道了赵大公子的身份以及这监察院的形势,他所想要的效果,或许便正是考验张宏是否能够成为他心目中的平衡点。
所以,他在今日不能退。若是退了,没有再去与这位赵大公子去争些什么,那便也直接表明了张宏依附了平王李隆基的态度。这个态度当然是极为不妙的,因为皇帝陛下要的是一个平衡点,而不是拉拢张宏去帮助平王李隆基。因为这些,便注定了张宏在今日势必要去得罪那位平王殿下,他根本承担不起皇帝陛下因怒而放弃了他的下场。
这一点,毛昌龄远比那个现如今依旧眼神飘忽不定犹豫不决的墙头草要明智的多。
可是,他这一句愤慨的话语却根本不能换来他预期的效果,那个少年,那个新来的从府大人甚至根本未曾转身,只是背对着他举起了手掌示意他闭嘴之余,轻声道了一句:“这个问题……在我最初来这监察院时你便问过,所以我拒绝作第二次回答。”
那时,张宏扬言要这位毛从府罢官免职,毛昌龄便曾怒而问过:“就凭你?”而张宏却是在楚东则赶来之前便已经很肯定的回答了:“就凭我。”
……
依旧坦然而站在院中,并没有因为那一句大逆不道之言而有任何不安之神色,张宏微微的笑着,仰视着那位渐渐收敛了嘲讽而逐渐慎重的赵大公子。他再也不曾理会身后的那位毛从府,只是将全部的心神放在眼前这位大愚若智的赵大公子身上,与赵公子相比,毛昌龄那个六品从府,实在是不值一提。
大唐尚书省政令:凡七品下官员调动升迁事宜,须由吏部主议定论;七品上四品下官员,乃由吏部议后交尚书省定夺;四品上三品官员,已然是为朝廷首辅要职,则由当朝宰辅商议后,终为皇帝陛下裁决。
这是一条铁律,此政令自大唐立朝以来便已诏告天下,纵观这自有唐以来的许多年里,又有哪个权臣大人物敢如此公然无视这大唐律令?即便是当年权倾朝野一手遮天的那个女人,在她未曾称帝之前也不能断然一语定官职,就算仅仅是走个过场,可她毕竟也得先交吏部论处。
然而,此时的张宏,这少年便就在这监察天下所有官员的监察院中说出了如此一句大逆不道之言!他那微笑的神情,虽云淡风轻但显然是决然无比的言语,无一不在显露着他对大唐政令的轻视,甚至是无视!
如此的视大唐政令如儿戏,且根本不将大唐律法放在眼中。这少年的跋扈,绝对是亘古未有!说是令人发指的嚣张气焰其实一点儿都不过分。
所以,在这监察院中张宏悍然而针对那位赵大公子玩出的一手明升暗降并不曾让这院中官员惊惧于他的手段,无论是赵大公子,又或是从府毛昌龄,这所有的人都没有瞠目结舌满脸惶恐的作态,他们这时在望着院中那少年时,除了掩饰不住的那一抹吃惊外,剩下的倒大都乃是鄙夷……乃是嘲讽。
不过,从一开始张宏便也知道他这一手明升暗降根本不会让这院中形势按照他的意图发展下去,他也很清楚,接下来这位赵大公子也必然会针对他的明升暗降做出些反映来,而他的反映,便也正是张宏今日刻意唤上楚东则前来助阵压场的原因之一。
与京城立名甚久的赵府相比,张宏这个出身布衣的少年确实只有依仗着江南楚氏的绝对威望,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倒也的确有那么几分狐假虎威的意思。
然而,接下来的赵大公子确实完完全全的出乎了张宏的意料。
此时已然是再没有以往半点迟钝呆滞之意的赵大公子微眯了眼睛,他望着张宏,忽然在那张略显憨厚的面上绽放出一抹奇怪的笑意,他认真审视了这个穿着一身明显宽大淡蓝官服的少年,缓缓道:“你要知道,你所要抢夺的并不仅仅是我这两年来的心血……更是他两年来的心血。对此,你可能要付出的代价,想来也是不用我去多言。”
张宏瞳孔微缩,但没有正面理会赵大公子潜在的威胁之意,他当然知道他所正在抢夺的其实也是平王李隆基这两年所经营的,可对此,他没有退路,他只能大无畏的继续向前,即便他此时所得罪的很有可能便是来日的一代雄君。
鄙夷,自然是鄙夷着这少年的愚蠢无知,而嘲讽,却也是在嘲讽着这少年的不知天高地厚口出狂言。
“就凭你?”微涩中带着些怒意,依旧是站在张宏身后的那一位监察院从府毛昌龄毛大人在这满院的寂静之中打破了沉默。他伸手指着身前的少年,因为感到可笑,因为胸中的怒意,便让他的颔下胡须也微微作抖着,他满面的义愤填膺,断而又道:“就算你是监察院少府,可你毕竟只是一个从五品官员,你又凭什么升调赵公子为从府?”
从这位年轻的少府大人来到这监察院,先是放出了那一句罢免他官职的狂言;再到内侍楚东则的出场,证实了那句狂言似乎并不仅仅是一句狂言;到此时这少年轻描淡写间便揭开了那位监察院中一向名不见经传的主薄身份。这监察院中今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毛昌龄当然多少能够察觉到了一些。他毕竟历经官场数十年,虽然没有太大本事以至于如此年纪依旧碌碌无为,但心思的慎密在这几十年的仕途沉浮中却早已使他炼就一双火眼金睛。
因此,这个时候在肯定了那少年确实拥有罢免他官职的能量之后,毛昌龄便很快选择了依附于那位京城素来名声大噪的赵府赵大公子,他很清楚他与这位新来的少府大人已经再无和解的可能,所以他若想要保住他顶上乌纱,便只能在这个极为巧妙的时机站在赵大公子身旁,与赵公子同仇敌忾,试图对抗这位新来的少府大人。
可以说,对于院中形势,迄今为止毛昌龄确实是把握的足够好了,他在眼下张宏与赵公子针锋相对之际直接选择赵公子表明立场,也确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他先前的尴尬,以及日后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