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听八面来风(第2 / 3页)
可园艺场里的人的,这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白蔡蔡觉得,那其一皮革厂的污染是真的,它对周围地区的污染非常的大,从上回看到的桔园运势,皮革厂的污染实实在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前世,在五峰山风景区建立的时候,就将它迁走了,而为了冶理好皮革厂造成的污染,县里更是花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可以说花去的代价不小。
另外白蔡蔡还有一种感觉,这个打报告的职工很可能是丰跃华,因为自上回他意外的白爸种在水牛岭快餐店后院的两株沙糖桔长势良好后,丰跃华就一直在研究两地的土质和水质,想对比二者的区别,以找到解决沙糖桔问题的办法。
也正是因为他在研究,而皮革厂的污染是显而易见的,它对空气,水质,土质的污染非常大,所以引起了丰跃华的重视,以丰跃华的为人,打这样的报告就在意料之中。
只是那其二的说法白蔡蔡却觉得有些危言耸听了,就算是建新区,就算是去五峰山不走宝岭镇而走小北山遂道,宝岭镇毕竟是一个老镇,再加上以后五峰山区发展起来,宝岭镇做为它的外围,亦有其独特的优势,前世,宝岭镇的观光农业以及小镇旅社就做的非常好,可以和五峰山区形成互补。
“事啊?你问。”周老师疑惑的道。
“我听说,县里要将宝岭镇镇政府迁到五峰山那边,然后由原宝岭镇,水牛岭开发区,五峰山一起组成一个新区,是不是有这事啊?”刘大妈问。
“这我还真没听说,这消息打哪儿来的啊?”周老师一头雾水,这消息她还从未听过呢。
白蔡蔡在边上听到刘大**话,不由的有些发愣了,前世,这事是有的,就是后来的五峰山风景区,不过还得再过个两年吧,这会儿消息就传出来了。一般象这种事情,一旦消息传出,那基本上就是快要执行了。
象几年前,省道改道的事情,不也是到立项定了,快开工了才传出来吗。
以前世的情形来看,建新区对于园艺场同样是一个机遇,只是前世园艺场没有等到建新区,在这之前就改制了,改制后几个园区被个人承包,后来新区建立,几个园区在五峰山区的带动下,也经营的十分红火。
“原来是这样,不过,我从年前到现在,一直都在京里,这建新区的消息还真的没听说。”周老师回道。
心里却不由的有些担心,听刘大妈这话,园艺场的事情很棘手,不知那边会不会发生变故。
那刘大妈见从周老师嘴里打听不出,又聊了些八卦,不外乎,哪个厂不行了,哪个厂效益还不等等。
白蔡蔡觉得,有这刘大妈在,她家完全可以闲坐家中,听八面来风。
“我是听园艺场的人说的,这回园艺场的事为闹的这么大吗不跳字。这时,刘大妈神秘兮兮的问。
周老师摇头,园艺场的事闹的这么大,有些突然,年前虽说园艺场过得比较艰难,可毕竟还有那么大一个场在,大家心里还有些盼望着园艺场能重新站起来的,所以,大家都还比较理智,可这过完年,园艺场的职工就闹的这么凶,为的周老师当然是不的。
“两个事,其一就是过年前,园艺场的一个职工给县里打了一个报告,要求对镇上的那家皮革厂进行整顿,最好是关停,说皮革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对整个周边地区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也是园艺场这几年果园减产变质的最主要原因,他还做了一个报告,是关于周边地区的水质和土质的,总之引起的凡响比较大,园艺场的职工认为,皮革厂的污染不处理好,园艺场的情况就难以好转。
还有其二,就是这个建新区的事情,因为这个新区一但建立,便会以五峰山为中心,现在小北山的遂道已经打通了,由县里到五峰山将不在经过宝岭镇,宝岭镇反面成了五峰山最偏的一个镇了。那人气会锐减,而园艺场等于就堵死在镇里了,更找不到出路了,这个形式让园艺场的职工对未来一下子就失去了信心,这就闹起来了,再上镇上处理事情简单粗爆,这一闹就闹大了。”
刘大妈哗啦哗啦的说了一大通,白蔡蔡最后总结一点,就是说这建新区的事是从园艺场里的人嘴里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