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1625 > 第五卷 定四川第九十三章 朱燮元撒网

第五卷 定四川第九十三章 朱燮元撒网(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但红衣大炮比弗拉机炮更利于攻城,为了攻打成都,也只好弄了两百匹建昌马,将五门红衣大炮全都拖下了山来。

红崖子山寨的铁匠和洋人们充份发挥了想像力,还制造了许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例如还有四门管风琴炮,这玩意儿的射程只有一百米,只能用于防御。还有一大堆火箭溜,这东西是一种滑槽式的火箭发射装置,火箭能沿着滑槽轨道发射向目标,非常有趣,不过火箭的飞行轨迹十分难以捉捕,命中率几乎是零,只能用来乱轰。

中国铁匠们还造了一种“飞火铜枪”,这玩意儿出自《火龙经》,形如花筒,长一尺二寸,围四寸,中容火药四两,上有枪刃,下有木竿,点放时宛如流星,其实,就是用火药轰出去一只巨大的标枪……

洋人们也制造了富有自己国家特色的玩意儿,名叫圣水洒,其实就是一个装满了火药的圆筒,单兵可以持在手上,敌人靠近时,点燃火线,圆筒里就会不停地喷出火焰,算是古老的火焰**器。

“真是出征的”张逸尘道:“咱们混进军队中的探子说发布的将令没有丝毫水份,进行的准备也是长时间出征的准备,并不是故布疑阵。”

“那么……”郑晓路沉着脸,举了举拳头,叹道:“朱燮元终于露出了一丝破绽了。”

“他算准了我们的兵力不到一万,因此只留了七千兵力守城,以这样的兵力守成都,按常理来说,我的八千阎王军是攻不下成都的”郑晓路嘿嘿一笑道:“但是,我们的武器装备不能以常理而论。”

“我命令,全军出击,直取成都”郑晓路大声道:“攻破成都城,再据城坚守,如今工人和农民们已经被鼓动了起来,有如吹满气的气球,我只需要用针轻轻一捅,嘿嘿。若我们攻下成都,比起西昌和都江堰的表率作用何止大了一倍,全川必反之”

……

……

“大王,官兵出城了。”张逸尘弹了弹手上的信纸,轻声道:“五千兵,去了都江堰。五千兵,去西昌。八千兵,去毕节……朱燮元撒了个大网,想要同时拿下我们手上的三个据点。”

“装备方面如何?”郑晓路问道。

“兵精将猛,不可小看。”张逸尘道:“朱燮元手下的士兵不比寻常卫所兵,他们携带着大量鸟铳、火炮、火箭、弓弩……就算我们拥有新式武器,也不可能轻易打败他们。”

“他在试我,想看我是想各个击破,还是会分兵同时吃掉三路人马。”郑晓路摇了摇头:“朱燮元终于出招了。”

红崖子山寨在一瞬间活了过来,因为阎王大人终于发了总动员令,八千阎王军,一个不落,全体出击。

这在阎王军成军之后,尚属首次。

火铳、钢刀、火药、铅弹、兵粮丸、应急医药包……阎王军的单兵装备可以说是全四川,全中国最精良的装备,每一个阎王军的士兵,都要用上百两的银子才能完成武装。

张廷禛指挥着铁匠们,用几百匹建昌马拉着几十门火炮慢慢下山,这些炮中有三十门弗拉机炮,这种炮口径小,射程短,但小巧轻便,射速也快,很适于装备在军舰上,陆战时使用则利于野战。

阎王军还有五门三千斤重的红衣大炮,这种炮的口径极大,射程也能达到七里,但是太重了,每一门红衣大炮都需要三四十匹马才能拖动。看惯了后世武器的郑晓路觉得这种炮实在太笨重,因此只造了五门,就没有继续搞这东西。

张逸尘苦笑了一下,认真地道:“咱们还真有点麻烦了,我们只有五千铳手,三千黑杆长矛兵,若是想分兵同时救三路,只怕实力不够,若是只救一处,就要丢另两处。”

这时谭宏也在,他插口道:“大王,我们可以同时救两处,派两千火铳手,一千黑杆枪兵,加上羌族猎人守都江堰。另派三千铳手和两千黑杆兵去救援西昌,毕节那边让江帮主先撤一阵子,应该就行了。”

“此法不可取”张逸尘道:“朱燮元还领着七千官兵守在成都里呢,如果我军分兵救援,朱燮元也可以从成都里发兵救援都江堰或者西昌的官兵,说不定反而使我方被分割吃掉。”

“没错,朱燮元居中调度,完全可能乘着我军分兵的机会,吃掉我们一半的兵力。”郑晓路摇了摇头道:“分兵救援不可取。”

郑晓路歪着头想了一会儿,突然向张逸尘问道:“能否确定官兵真的是出去打都江堰、西昌和毕节的?说不定只是出去转一圈,引我们自乱阵脚,又返回成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