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耕耘贞观 > 第四百零二章 西海的路(今天一更)

第四百零二章 西海的路(今天一更)(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尤其边疆战士,不是说,他们想成为小政府,而是如果不行成小政府的模式,那根本上是不可能在边疆地区长时间的驻扎下来的。

也正因为如此的锻炼,所以每个边疆地区的将领或多或少都是有出将入相的本事。

“还行!”王玄策点头道,“当地羌族,包括吐谷浑,都有些畏威而不怀德。

当初与吐蕃一战,让当地百姓彻底见识到他们与我们大唐的差距,变得容易管理多了。

甚至在羌族中推行种子计划,以及让他们饲养一些灰鹅,他们也都能够乖乖执行!”

“灰鹅?”房玄龄听到了这东西,倒是略带着几分的好奇,“魏王让您们去干的?”

“算是吧!”王玄策思索着说道,“一开始是让我们在上面养鸭子,但后来发现鸭子在西海郡水土不服,渐渐就变成了灰鹅了。

像王玄策在西海郡建立的种子体系,其中肉是基本上运输不出来的。

理由非常简单,因为交通成本太高了。

你要是让当地杀了牛羊送出来,那运输路费都赔不起,而要是活羊活牛进行贩卖,这些价格比陇右地区建立的牛羊价格更高,正常情况根本卖不动。

一般上能带到长安这边销售的,都是较为优秀的马匹和动物皮毛,以及当地的特有药物。

至于羊肉牛肉若杀了后,哪怕冬天也来不及送出去,或者说送出去的成本也太高了。

而且这些家伙在西海郡那边爆发瘟疫的概率也低,对当地百姓来说,灰鹅直接放养,养起来也比较的方便。

最重要得是,从此他们的日常食物中多了鹅蛋,等到过年时,会有一批灰鹅被宰,我们也会从他们那里收购灰鹅的羽毛。

一部分制作成了箭羽,一部分制作成了羽绒,对物资运输比较困难的西海来说,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补充材料!”

“嗯!”房玄龄听到王玄策的话点点头。

因为朝廷执行的是府兵制,基本上除了甲胃其他东西都是需要将士们自备,下面的士卒,上面的将军,基本上都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所以西海郡这边,虽然草种计划非常顺利的执行下去,但当地购买力是真的不强。

像长安这边的茶叶,陶器,丝绸,蔗糖……各种各样的东西在当地拥有相当强的竞争力。

其中尤其是茶叶,还是那句话,以前当地的百姓是不知道茶叶这一种东西,但自从他们喝过茶叶后,茶叶就是他们居家旅行的必需用品。

房玄龄向王玄策感谢,帮助自己了解了有关西海郡的特产。

房玄龄又对王玄策询问道,“那当地的异族,是否还听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