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第2 / 2页)
<a id="ft2" href="#fn2">[2]</a>正月朔日:农历正月初一,古时元旦即为今之春节。元旦,意为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是一年的开始。
<a id="ft3" href="#fn3">[3]</a>屠苏:古代一种酒名,常在农历正月初一饮用。馎饦(bótuō):古代的一种面食。
<a id="ft4" href="#fn4">[4]</a>“恭”为柴宗训死后谥号,史称其为恭帝。因本书先后出现多位皇帝,为方便读者,均根据习惯称谓采用谥号或庙号来区别。
<a id="ft5" href="#fn5">[5]</a>诸州在京师设常驻联络机构进奏院,为各州官员入京办事提供寓所,类似今驻京办事处。进奏院置有进奏官,掌管各种文牒、章奏、诏令等的投递、承转。
<a id="ft6" href="#fn6">[6]</a>公元916年,契丹可汗耶律阿抱机(辽太祖)正式称帝,国号契丹。公元947年,耶律德光(辽太宗)灭后晋后进入开封,建国号大辽。984年,耶律隆绪(辽圣宗)又改称大契丹,1066年耶律洪基(辽道宗)复国号为大辽。
赵匡胤好像还有些不情愿,有意沉下脸,严肃地说:“你们这些人自己贪图富贵,立我为天子。如果能够听从我的命令,我才能答应当你们的皇帝。不然,我不能当皇帝。”诸将均信誓旦旦地表示道:“愿意听从命令。”
赵匡胤于是当众申明军纪:不得惊犯周恭帝、符太后及公卿大臣;不得侵掠朝市、府库。他如此刻意约束将士,自然是用心良苦,有意收揽民心,等待将士一一答应,这才率军杀回开封城。
陈桥驿恰巧位于城北陈桥、封丘二门之间,陈桥守将见到军队叛变,不肯开门,赵军遂改从封丘门入城。开封守备空虚,负责京师和皇宫守卫的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都虞侯王审琦均为赵匡胤亲信,二人在宫中做内应,赵匡胤轻而易举地控制了京师。又下令斩封丘门守将,提拔拒军入城的陈桥守将,以表彰他忠于职责。
后周重臣范质、王溥被俘虏后押到赵匡胤面前。赵匡胤一见到二人,立即流涕道:“我受世宗厚恩,被六军所迫,一旦至此,惭负天地,将怎么办?”范质等未及回答,赵匡胤部将罗彦环已经拔剑在手,上前一步,厉声道:“我们无主,今日一定要立天子!”
范质等人面面相觑,不知所为。还是王溥反应快,先向赵匡胤下拜,高呼“万岁”,范质不得已也只好下拜,赵匡胤名分遂定。他随即赶到崇元殿行禅代礼,即皇帝位。因汉唐开基均以始封建国——汉高祖刘邦在秦末战争时期曾被封为汉王,称帝后将新王朝定名为“汉”;唐高祖李渊在隋朝时袭封“唐国公”,故将定其朝国号为“唐”——赵匡胤也承袭传统,取其担任节度使的归德军治所宋州之意,以“宋”为国号,建立了赵宋王朝。赵匡胤即为宋太祖。
<a id="ft7" href="#fn7">[7]</a>赵光义本名赵匡义,其兄赵匡胤即位后避讳改名为赵光义,即后来的宋太宗,他本人登基后又改名赵炅。本小说中一律采用赵光义的名字。
<a id="ft8" href="#fn8">[8]</a>幽州:古称“燕”,今北京及长城一带。天福元年(936年),石敬瑭(后晋开国皇帝)为求军事援助割让燕云十六州给辽国,辽人改幽州为南京,成为辽国陪都,驻有重兵。
<a id="ft9" href="#fn9">[9]</a>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
<a id="ft10" href="#fn10">[10]</a>归德军:治所宋州(今河南商丘),赵匡胤当时还兼任归德军节度使。
<a id="ft11" href="#fn11">[11]</a>天清寺为五代后周太祖郭威所建,明末毁于水患。遗迹繁塔在今河南开封禹王台公园西侧,是开封现存最古老的建筑。
新的赵宋天子顺顺当当地从周恭帝手中取得了象征最高皇权的神玺和受命玺。为了表示他并没有欺负故主的孤儿寡母,又着意雕刻了一方新玉玺,称“大宋受命之宝”,表示他建宋称帝是受命于天。不过因为中国从来没有在玺文上刻上朝代名号的先例,这一空前绝后的创新之举倒多了几分欲盖弥彰的嫌疑。
此时,距离对赵匡胤有知遇提拔之恩的后周世宗柴荣病死才仅仅半年时间。
柴荣共有七个儿子,前三子早死,周恭帝柴宗训为第四子,赵匡胤登基后废其帝号,改封为郑王,与符太后一道软禁在开封城东南的天清寺<a id="fn11" href="#ft11"><sup>[11]</sup></a>中。第五子柴熙让在陈桥兵变当日失踪。又有两名宫女携着柴荣最年幼的两个儿子柴熙谨、柴熙诲及金银珠宝,意欲趁乱逃出皇宫,不幸被兵士发现捕获。
赵匡胤饶有深意地指着柴熙谨、柴熙诲问诸将道:“他们两个该如何处置?”亲信将领王彦升揣度出新皇帝的弦外之音,立即拔刀上前,打算将这两个年仅四五岁的孩子当场砍死……
<a id="ft1" href="#fn1">[1]</a>从907年到959年五十三年中,中原地区总共换了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史称五代。后周为五代之一。公元951年,郭威先称监国,后称帝,建国号为“周”,史称后周。共传三帝,太祖郭威、世宗柴荣(郭威内侄及养子)、恭帝柴宗训(柴荣子),历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