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声烛影之谜小考(第1 / 8页)
赵普读书虽少,智谋却相当多。后周时,赵匡胤为大将,赵普则为其幕僚。有一次,赵匡胤部下抓捕乡民一百多人,称这些人是盗匪,按律应当处斩。赵普听说后,怀疑乡民中有无辜者,请求审讯。结果,其中十之八九都是被诬良为盗。这件事后,赵匡胤对赵普大加赞赏,并认为他有先见之明,且处事周密持重。赵匡胤胸怀大志,此后刻意笼络赵普,深为倚重。不久,赵匡胤之父染病不起,而赵匡胤因军务繁忙,无暇顾及家事。赵普便主动服侍赵父,朝夕进献药饵,照顾饮食起居。赵父和赵母杜氏都非常感动,将赵普视为同宗。后来杜太后临终授遗命时,一定要召赵普在侧,可见对赵普的信任程度。赵匡胤也认为赵普忠智两全,视其如兄弟,不离左右。
赵普先后当过赵匡胤的推官、掌书记等心腹要员,在辅佐赵匡胤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功不可没。平定天下前后,赵普有两大突出贡献:一是精心策划了“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兵不血刃地黄袍加身,顺利登上皇帝位;二是建议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用厚禄“赋买”的方式剥夺功臣宿将的兵权,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北宋王朝。如此,赵普以其智谋赢得了宋太祖的绝对信任,从此青云直上,“国有大事,使之谋之;朝有宏纲,使之举之”,官也越当越大,直至一人之下、百官之上的宰相。
赵普小吏出身,又没什么太大的学问,做官做到宰相这个份上,换作他人早该踌躇满志、得意非凡了。不过赵普却颇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因为书读得不多,被人在背后讥称为“寡学术”的土包子,这种风言风语他当然不会放在心上,不过,如果因为学识浅薄难以承担起宰相重任的话,就难服百官之心了。因此,赵普发愤图强,“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学识、才智、口才因而大见长进。他头天晚上秉烛苦读,第二天上朝处理政事,总是十分敏快,临政“处决如流”,令人称奇。后来,家里人发现,赵普书箱里的藏书只有一部《论语》,于是民间就开始流传一种说法,说赵普是靠“半部《论语》治天下”。
赵普的妻子能烧一手好菜,尤其擅长做烤肉。宋太祖经常事先不打招呼,微服到赵家,点名要吃赵妻做的烤肉,并亲切地称呼赵妻为“嫂子”。所以,赵普下朝后都不敢轻易换下朝服,以免宋太祖突然驾临,来不及换衣而失仪。有一年的冬天,大雪纷飞,赵普认为路上积雪太深,皇帝应该不会出门,刚把朝服换下,宋太祖就约了弟弟赵光义一同到来赵府。于是,君臣三人“设重裀地坐堂中,炽炭烧肉”(《宋史·卷二百五十六·赵普传》),赵妻亲自在一旁服侍斟酒,君臣亲密无间,一派其乐融融的样子。
之后,赵匡胤到崇元殿行禅代礼,即皇帝位,是为宋太祖,奉周恭帝为郑王,符太后(周恭帝生母,符彦卿之女)为周太后。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
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建立了宋朝,先后灭掉南汉、后蜀、南唐等国,天下已呈一统之势。
建隆二年(961年)六月,宋太祖生母杜太后病危,临终之际,急召枢密使赵普入宫记录遗命。据说当时宋太祖也在场,杜太后先是问宋太祖何以能得天下,宋太祖说是祖宗和太后的恩德与福荫。杜太后当即反驳说:“你想错了!你能够得天下,只是由于周世宗把皇位传给了一个小孩子,使得国无长君,人心不归附。假设周世宗立一个中长的皇帝,天下岂能到你手中?”对于母亲的话,一向孝顺的宋太祖当然只能称是,何况杜太后的话确实有道理。杜太后这才语重心长地对宋太祖说出了关键的下文:“所以,你要吸取教训,将来将帝位先传光义(赵匡胤弟),光义再传光美(赵匡胤次弟,后改名为廷美),光美传于德昭(赵匡胤共有四子,长子德秀与三子德林早夭,只有老二德昭和幼子德芳成年),如此,则国家有长君,才是社稷之幸。”宋太祖泣拜,说:“儿铭记教诲。”杜太后又对一旁的赵普说:“你也要记住我的话,不可违背。”赵普便将杜太后的话以遗命的形式写成誓书,并在末尾署上“臣普记”,收藏在金匮(音guì,同柜)之中,称“金匮誓书”。
后世对这段“金匮誓书”的故事多有怀疑,认为这是后来宋太宗赵光义与赵普勾结起来编造出来的谎言,目的是为了掩饰宋太宗之得位不正。关于这一点,此处作两点分析。
第一,杜太后要求宋太祖传弟赵光义的理由是“国赖长君”,稍作推算便可知这理由相当牵强。杜太后病逝当年,宋太祖三十五岁,赵光义二十三岁,赵光美十五岁,赵德昭十二岁。除非是宋太祖活不过四十岁,才可以将“国赖长君”作为充分的理由传位给弟弟赵光义。而实际上,宋太祖是沙场出身,精通武艺与骑射,以他的体质和健壮程度,杜太后没有任何理由怀疑长子活不到六十岁。而到那个时候,宋太祖六十岁,赵光义四十八岁,赵光美四十岁,赵德昭三十七岁。显然,真到了宋太祖撒手归天的时候,长子赵德昭非但不是少君,而且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反倒是赵光义,已经年老体衰,几近是知天命的霭霭老人了。
1.金匮之盟
后周世宗柴荣病死后,太子柴宗训即位,年仅七岁,就是周恭帝。皇帝年幼,无法主持朝政,太后也是普通的妇道人家,没有政治头脑和主见。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有野心的人开始蠢蠢欲动了。
公元960年,后周君臣正在庆贺元旦,开封城中一派喜气洋洋。这时候,边境突然传来急报,说是辽国与北汉联兵南侵。周恭帝吓得六神无主,不知所措。当时后周朝中最德高望重的大臣当数赵匡胤,赵匡胤担任殿前都点检之职,手握重兵。众望所归下,赵匡胤率领禁军前往边境防御敌人。
大军开拔到开封城北二十里的陈桥驿时,天已经黑了,于是大军驻扎在陈桥驿一带。殿前散指挥使苗训夜观天象,突然宣布说天象有异,天命所归,该当“点检做天子”。点检就是赵匡胤的官职。
这里要特别提一句,当年后周世宗柴荣北征时,曾在文书囊中发现一块长三尺多的木块,上面写着“点检做天子”五个字。而当时担任殿前都点检一职的是柴荣的女婿张永德,柴荣开始猜忌张永德,于是夺取了张永德的兵权,改任宰相,而任命当时资望尚浅的赵匡胤担任殿前都点检一职。这件事不久后,后周世宗柴荣便病死。
第二,宋太祖为人宽厚,天性友爱,对待兄弟异常亲厚。赵光义生病的时候,宋太祖亲自去府中探望,还亲手为赵光义烧艾草治病。赵光义觉得疼痛难忍,宋太祖便在自己身上试验以观药效。手足之情深,令人感动。杜太后病逝后不久,宋太祖就下诏任命赵光义为开封尹。开封尹正三品,掌开封府(宋朝将首都、陪都及特别要害之地称“府”)之事,是京师开封的最高行政长官。根据五代旧制,储君一般都是先担任开封尹的职务。宋太祖这一举动,实际上已经是暗示弟弟赵光义就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他还曾经对近臣称赞赵光义说:“光义龙行虎步,生时有异,他日必为太平天子,福德吾所不及云。”(《宋史·卷三·太祖本纪》)意思是赵光义有帝王之相,加上有福有德,将来必定能当一个太平皇帝。
从上面这两点分析来看,有无“金匮誓书”姑且不论,杜太后的遗命“他日传位赵光义”内容绝对是可信的,否则宋太祖不会在杜太后病逝后不久便任命赵光义为开封尹。也就是说,杜太后有遗命是真,有没有写成金匮誓书则不一定。
杜太后偏爱赵光义,在杜太后之遗命中,关键之处只有一点,那就是宋太祖一定要传位给弟弟赵光义。这是杜太后的意思,更是赵光义本人的意思。可以说,从陈桥兵变的那一天起,赵光义就有要当皇帝的念头,因为正是他和赵普策划了陈桥兵变。进一步说,宋太祖也很好地遵守了母亲的遗命,厚待弟弟赵光义。之后,宋太祖各方面的言行举止,都表明他将要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
开宝六年(973年),宋太祖更是加封赵光义为晋王,班次在宰相之上,并且继续兼任开封尹的要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赵光义封晋王一事在当年九月,而同年八月,曾经是“金匮誓书”见证人的赵普被罢去宰相之位,引起朝野侧目。关于赵普,有颇多的故事,他也是“金匮之盟”与“斧声烛影”两大谜案中的关键人物。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县(今天津蓟县)人,后随父迁居洛阳。他少年时也曾努力读书,但由于性情原因,不能潜心学问,因此学识不深。如此一来,自然不可能靠走科举之路成功。为了有一技之长安身立命,赵普开始学习吏事,专门琢磨为官之道,因此而达智、富于权变。
后周大军听了苗训的话,骚动不安。赵匡胤之弟赵匡义(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归德军掌书记赵普连夜策划兵变,联合禁军将领高怀德、慕容延钊、张令铎、张光翰、赵彦徽、潘美等,四处散布消息说:“现在周帝幼小,不能主政,我们在外面出死力,为国家抵御外敌,谁又能知道!不如先立点检(赵匡胤)为天子,然后再北征也不迟。”众人都轰然答应。
而此时真正的主角赵匡胤却佯装不知,在屋里呼呼大睡。黎明时分,群情激愤的军士披甲执锐,团团围住了赵匡胤的寝所。赵匡胤出来一看,只见将士们拿着兵器,一齐大声喊:“诸将无主,愿册太尉(赵匡胤兼任太尉一职)为皇帝。”赵匡胤还来不及回答,就有人将象征皇权的黄袍披在他身上。众人立即下拜,一起高呼万岁。这就是“黄袍加身”典故的来历。
当时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其实辽军并未南下侵犯,不过是赵匡胤等人故意谎报军情,想借机煽动将士情绪,发动兵变。
赵匡胤被众将士簇拥着回去开封。赵匡胤好像还有些不情愿,勒住马缰绳说:“你们这些人自己贪图富贵,立我为天子。如果能够听从我的命令,我才能答应当你们的皇帝。不然,我不能当皇帝。”诸将都下马说:“愿意听从命令。”赵匡胤于是当众申明军纪:不得惊犯周恭帝、太后及公卿大臣,不得侵掠朝市、府库。
当时,开封守备空虚,而守卫京师和皇宫的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都虞侯王审琦均为赵匡胤亲信,二人在宫中做内应,所以赵匡胤轻而易举地就控制了京师。赵匡胤的部下拥着后周重臣范质、王溥来到赵匡胤公署。赵匡胤一见到二人,立即流涕说:“我受世宗(柴荣)厚恩,被六军所迫,一旦至此,惭负天地,将怎么办?”范质等未及回答,赵匡胤部将罗彦环已经拔剑在手,上前一步,厉声说:“我们无主,今日一定要立天子!”范质等人面面相觑,不知所为。还是王溥反应快,先向赵匡胤下拜,范质也不得已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