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隆万盛世 > 817钞关

817钞关(第4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即便到现在,钞关也会收取一定比例的大明宝钞,为的一个早前定下的制度,也是为了维持朝廷的体面,否则大明宝钞就真成了擦屁股的草纸了。

因为商人需要宝钞在钞关抵税,所以多多少少还能换点东西。

而最初,钞关是都察院专设的钞关御史管理,正统年间才转到户部,各钞关由户部派出主事管理,而钞关所征税银大多进了皇帝内帑。

不过到了嘉靖朝,户部财政紧张,于是多次和嘉靖皇帝争论后,终于在嘉靖二十七年和嘉靖皇帝达成一致,那就是对半分配钞关所得。

至于主张朝廷任命具清望、有才能者监督榷关收税,也是值得商榷,清望和才能,这个很难判断,不乏让一些人乘机又钻了空子。”

魏广德答道。

“若是朕派遣内官前往各地钞关监督,又如何?”

隆庆皇帝一听,立马就说出他想到的监督之法。

不过话听到魏广德耳中,不由得心里一惊,要是内官前往各地钞关监督,还不知道要生出多少事端。

因为郑大经这份奏疏所言之事乃是榷务,其实是说朝廷在各地设置钞关征税,但来往商船上所载货物极多,且还有许多是贵重物品。

而钞关征税,则是以一个主事来判断货值大小,从而据此征税,极易生起贪婪之心而枉顾国法。

魏广德本身就搭乘过商船,也用官船带过商队,对钞关存在的弊端那是心知肚明。

隆庆皇帝刚才的话,在魏广德这里就不能不让他多想,这是不是要敲打他?

“陛下,臣觉得此疏提到的问题,正是各地钞关的弊端。”

要知道,凡是赚钱的地方,皇帝都会想要往里面插一脚,给内廷攒银子,而钞关本就是征收南来北往商人税银的地方,可谓金山银山。

不过要是在过去,准确来说就是嘉靖二十七年以前的话,皇帝派内官也就派了,可现在情况不同。

或许是穷怕了,太祖朱元璋建国后就搞出大明宝钞这东西替代金银以充国库所需,所以从官府层面,大明朝的法定货币实际上应该是宝钞。

可这东西因为胡乱印制早就成了废纸,民间重新启用金银和铜钱。

不过钞关在建立之初,因为宝钞尚有一些地位,所以征收的关税是金银和宝钞按一定比例收取,钞关之名也因此而来。

魏广德想想才答道,有些事不是说装糊涂就能糊弄过去的,隆庆皇帝也不是崇祯皇帝好忽悠。

最起码,隆庆朝的东厂和锦衣卫还在尽职尽责的工作,钞关里的那些蝇营狗苟很容易就能查的个一清二楚。

“这么说,你也觉得钞关单凭一个主事判断商税不合适?”

隆庆皇帝又问道。

“启禀陛下,这奏疏里所提乃是实事,不过所奏安排地方选出一官佐之行相互监督之权,只能说适合于九江、苏州、扬州等地距离府城较近的钞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