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改弦更张(第3 / 5页)
接过竹简,景帝的手都有些发抖,紧张得脸上都变了颜色。不看则已,一看之下,竹简掉了下来,砸在御案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南越之事,可遣袁盎。”中年人眉头一拧,仿佛一把利剑出鞘一般。
“袁盎?”景帝大是意外,一双剑眉拧在一起,虎目中精光四射,很是奇怪的问道:“先生就不计较昔年之事?袁盎谗言,朕错杀朕之恩师呀!”虎目中泪花涌现,声音有些哽咽:“袁盎竖子,说他有息七国之术,朕一时糊涂,竟然听信了他的谗言。”
“昔年之事,早已经过去,先生不会计较。”中年人肯定的点点头:“先生说了,袁盎曾出使南越,说得南越王归顺,如今情势复杂,可以再遣他出使。”
“谢先生!”景帝站起身,遥遥一礼:“袁盎能言善辩,有他去,南越自是无忧。”
“皇上,破奴校尉军报!”春陀快步进来,手里捧着一捆竹简。
未央宫,养心殿。
景帝一身燕居之服,跪坐在矮几上,一脸的凝重。
那个中年人跪坐在景帝对面,脸色如景帝一般凝重。
“先生怎么说?”景帝开口相询。
“回皇上,先生说了,秋后大战干系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年人复述先生的话:“周阳既然想用弩阵对付匈奴,这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法子。前朝在河套之朝时,动用了五万各种弩,打得头曼单于五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弩,的确是华夏对付匈奴的利器,只可惜……”
“周阳的军报,是捷报?”景帝盯着春陀手里的竹简,紧张的问。
“回皇上,没有说。”春陀如实回答。
景帝心惊不已,要是捷报,万事好说。不是捷报,那就是败报了。要是北方打了败仗,这形势一下子就复杂了,复杂得连景帝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南越、闽越、梁王都会跳出来,那就是不可收拾。
“皇上勿虑,看过便知。”中年人提醒一句。
“打了胜仗一定是鸿翎急使传喜讯。不是鸿翎急使,那……”景帝后面的话没有说,谁都明白。那就是,只有打了败仗,才这般低调报来。
“只可惜,大汉数十年来奉行防御策略,谨守城池,不使城池有失而已。”景帝接过话头,很是惋惜的道:“弩这种利器就不受重视了,分散在各个城池,只是用来守城。周阳此举,虽非新法,却是对付匈奴的最有效法子了。朕惋惜的是,大汉的弩很少,长安武库只存一千多架弩,还没有战车多。”
要是有更多的弩,这一战的成算就更大了,谁都会惋惜,中年人长叹一声:“先生说了,周阳虽是岁在弱冠,却能出奇,用弩来制胜,皇上命他为将,实是英明之举。此战,大胜不太可能,至少不会败。只要不败,那么,北方就是昔日之局,就不必过于忧虑。可是,南方却得重视。若是南越、闽越、东瓯趁大汉与匈奴大战之时有所异动,后果将不堪设想。”
“先生深谋远虑呀!”景帝点头赞同:“朕接得密报,南越丞相吕嘉似有所异动。闽越王也在蠢蠢欲动。东瓯王求援表章已经送到了。就连老三也在等着大汉打败仗,他好从中得利。他安的什么心?他也是高祖的血脉,朕的亲弟弟呀!老三呀老三!”
中年人接着复述先生所言:“先生的意思,南越得安抚,闽越得威逼,使其不敢有异志。三越之中,东瓯最弱,最需要大汉,不敢有异举。闽越国力最强,驺郢野心勃勃,早有不臣之心,只是大汉这些年国泰民安,他没有机会罢了。再者,吴王世子刘驹在闽越,此祸必除,若是不除,闽越无宁日。是以,南越当以安抚为主,闽越就当用威了。”
“先生好算计,恩威各不相同。”景帝大是赞同,问道:“如何安抚南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