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汉帝国 > 第九十六章 骄人战绩

第九十六章 骄人战绩(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阿父,大汉是胜了,可是,匈奴会甘心吗?一旦匈奴反扑,这仗还有得打呢。”赵胡不无得意的道:“他们打得越久,对我们越有利。”

“哈哈!胡儿呀胡儿,你于此事还没有参透。”赵佗笑着坐了下来,用手一招,要赵胡坐到他身手,右手在赵胡腿上不住拍着:“胡儿呀,匈奴是不会甘心,却不会反扑!”

手杖在地上重重一点:“再说了,要对付匈奴,就得先定南方。唯有把南方收复,方能集中全力与匈奴一战。汉朝皇帝宁愿让粮食朽杯,让钱烂掉,也不拿出来花,不用来收复南方,差矣!差矣!”

他这话不是贬损汉朝皇帝,而是实情。汉朝要与匈奴大战,首先就得收复百越之地,平定南方,这是当时最好的战略。汉武帝正是制订了这一战略,在与匈奴大战之前,稳定了南方,汉朝这才腾出手来对付匈奴。

说到这里,有些气喘,略一停顿,接着道:“要对付匈奴,就得追到漠北,要追到漠北,就需要战马。汉朝皇帝若是把那些钱拿来买马,买回大量的母马、种马,改良马种,驯养战马,训练骑兵,匈奴能有如此横行吗?”

汉文帝是一个节俭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汉朝的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可是,他并没有为与匈奴的大战做多少准备。到了景帝,才把改良马种,设立马政提出来,大力推行,积累了很多战马。

汉武帝登基的前十几年,改革军政,蓄养战马,使得汉朝的军事实力急剧提升,才有后来的与匈奴大战,击破匈奴。

“见过大父!”

赵胡的声音响起。赵胡一身寻常深衣,轻松异常,神采奕奕。

“哦!是胡儿!”赵佗猛的惊醒过来,握着手杖,坐直了身子,笑呵呵的打量着赵胡:“胡儿,你去了一趟大汉,见识了大汉的地大物博?”

“大父,孙儿不去大汉,不知大汉之富饶,远非我南越国所能比呀。”赵胡眼里闪着异样光辉:“久闻大汉地广人众,物产丰饶。当时,孙儿就想,再好也好不到哪去吧,不就是有饭吃,有衣穿。可是,孙儿此去,算是见识了大汉的富厚饶给,百姓是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孙儿还听说,长安的陈粮是层层相因,积了一层又一层,朽坏不可食呀!”

“嗯!”赵佗微微晃着雪白的头颅,赞许道:“大汉的先帝和当今皇上,都是仁德之君,节俭持国,百姓能有如此明君,真是福气。”

赵佗这话很有见地,说到要害了。然而,赵胡却是笑道:“大父,你还不知道。孙儿在回来的路上,听到一个消息,说周阳在长城大破匈奴,斩首十万。”

“斩首十万?”赵佗猛的站了起来,一双老眼中精光四射,一股威猛的气势乍现,完全不象个耄耋老人,反倒象一员猛将。

“大父,你这是……”赵胡给吓了一大跳。

“哈哈!”

赵佗畅快的欢笑起来。笑了老一阵,笑声方才止歇:“汉朝窝囊了数十年,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好!打得好!”

“大父,孙儿还听说,长安国库里的钱多得没处用,连串钱的绳都坏了。”赵胡很是向往,一说起来就是滔滔不绝。

“要是我们南越国有大汉那般富饶,那该多好!”赵胡眼里射着艳慕之光。

在当时,南越国地广人稀,属于未开化之地,经济极为落后,很不发达,在汉人眼里,那是苦寒之地,气侯炎热而又潮湿不堪。

比起富饶的汉朝,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根本就没法比。

赵佗笑道:“胡儿啊,大汉是很富饶,可是,他们的皇帝缺乏眼光,少雄略。这钱呐,存在那里,又不能生钱,变成死的了,得花出去。大汉北有匈奴,为祸数十年,南有我们南越国、闽越和东瓯,可以说四面皆敌。虽然我们南越、闽越、东瓯不如匈奴强横,那也是蕃外之邦,变幻莫测,哪有握在手里稳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