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门庭若市(第4 / 5页)
“聂壹?”周成也没什么惊讶,微一点头:“三弟回来,我一定转告。”
“多谢长公子!多谢长公子!”聂伯山明知他说的不过是客套话,随便说说而已,仍是一脸的笑容,不住道谢。
送走聂伯山后,周成摇摇头,喝了一盏茶,又去迎接下一批客人了。
“些微之礼,不成敬意,还请长公子笑纳。”聂伯山笑着,又从怀里取出一块昆山美玉,塞到周成手里,他看见周成不舍的目光,认定周成嫌礼轻。
周成把美玉打量一阵,摇摇头,塞回聂伯山手里:“足下厚礼,非在下不心动,实是不能收。阿父有言,若是敢收取一钱,逐出家门,除去宗籍。”
聂伯山听他说得很认真,不象是说假话,大是诧异:“条侯治家如此之严,在下佩服。”
周成目光不住在美玉上掠过,若不是周亚夫有严令,他是不收白不收。也不知道周亚夫是犯的哪门子心思,竟然不准收礼。以前,有人前来送礼,周亚夫是睁只眼闭只眼,周成他们要收就收,只要不逼人送礼就成。
如今,周阳威名大盛,慕名而来者就更多了,正是收取好处的良机,周亚夫却是不准,周成和周信万分不高兴,只得找周亚夫问个明白。
“见过大帅!”一个身着华服的中年人,脑满肠肥,冲周成行礼,身子弯成了九十度,低眉顺眼,乖觉异常。
“大帅?”周成一愣,紧接着就笑了:“足下误矣!我是周成,不是三弟。三弟还没回来,足下要见三弟,得等些时日。”
这个中年人热情不减,陪着笑脸:“长公子,请你通禀一声,就说聂伯山前来拜访大帅。”
“哎!”周成有些无奈:“不瞒足下,三弟真没回来。我就是想给通禀,也不成呀。”
“呵呵!”聂伯山从袖管里取出一块上等美玉,塞在周成手里:“长公子,大帅早已回京,长安都传遍了。”
周亚夫的回答很严厉“那是害了阳儿”,他竟然是为周阳着想,管得如此之严。
长安那么多王侯,谁个不收礼?为何他们收就是害了周阳呢?这问题,周亚夫没有解释,只是严厉的告诫他们一通“谁害了阳儿,休怪为父无情”。
周成和周信万般不爽,也只得照办了。这两块美玉价值不菲,却不能收下,周成心里那个难受劲头,跟猫抓猫挠似的。
看在送的礼厚份上,周成多问了一句:“不知足下见三弟有何事?”
“哎!”聂伯山摇摇头,有些无奈:“实不相瞒,在下有一子叫聂壹,不成器。好好的家业不继承,不去做买卖,整天里就想着从军。在下想请周大帅网开一面,能收下这不孝之子。”
周阳现在是风云人物,有关他的传言多得很,有的说周阳三头六臂,有的说周阳千手,有的说周阳会仙术,能撒豆成兵,汉军不支之时,正是周阳使用无上仙术,撒豆成兵,打得匈奴落花流水,落荒而逃……各种各样的传言多了去了。
周阳根本就没有回到长安,却是风传周阳早就回长安了。周阳是怎么回来的呢?周阳腾云驾雾回来的,传得神乎其神,仿佛周阳真是神仙似的。
风言一传开,慕名而来者就多了去了,府第外的车辆每天都要排成长龙,周成周信只好上阵应酬,哪天不是累得筋疲力尽?
把手中的玉一打略,是昆山美玉,价值不凡,这个聂伯山出手不凡,想必家资不菲。
“好玉!”周成赞一句,眼里放光,在美玉上一通打量,万分不舍的递了回去:“足下请收回,这等重礼,在下万万不敢收。”